大疫面前勇担当记奋战在新冠肺炎疫

2025/6/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国日报2月14日电从烈焰滚滚的火场,到没有硝烟的战场;从抢险救援的一线,到抗击病魔的“疫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火灾防控“双重压力”,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坚决听从号令,停止探亲休假,及时归建回队,全力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有的迎难而上,医院、留观点和口罩等生产企业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医院防疫第一线,自己战斗在疫区防火最前沿;有的亲人身患癌症,顾不上照管,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有的捐款捐物,帮助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在这个特殊的鼠年新春,广大消防救援指战员用奋斗与时间赛跑、用生命与病毒抗争,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责任与担当。战“疫”情:坚守岗位全力以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各级消防指战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扛起“战时责任”,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助理工程师谢祖培,已有十个年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他早早买好了往返火车票,可疫情突袭,又不得不改变了计划。家乡疫情非常严重,仅次于武汉。本就体弱多病的父母,让他十分放心不下……他一边用电话督促父母注意,一医院和口罩生产企业,开展防火监督检查和具体指导。有很多人与谢祖培一样,克服自身困难,奋战在火灾防控战线。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截至2月10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现场检查服务疫情防控相关单位场所家,整改火灾隐患处,通过远程监控及视频系统巡查疫情防控重点单位家(次),电话指导15万余家(次),有效服务了疫情防控大局。疫情发生后,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朱均煜,主动请缨,结合自己所学生物防疫知识,收集资料,将厚厚的教材压缩成字的《洗消技术》课件。为便于大家理解掌握,他又拍摄了《消防救援洗消示教》短片。“指导员,没事的,等疫情过后,我再回去看望我父亲。”说完这话,绍兴市消防救援支队袍中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金郭跃转过身,悄悄擦去眼泪,又投入了消毒工作中。春节前,他的父亲被查出患有肝癌,他没顾上回去,只是在工作之余和父母亲视频……斗“疫”灾:迎难而上英勇作战“疫”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号角。大“疫”当前,全国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始终把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盯疫情发展态势,紧密结合职责任务,为生命出征,为使命而战,有警必接、闻警即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每一次灭火救援战斗。2月2日23时许,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城南市场发生火灾。而当天,荔城区已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疑似2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支队指挥中心在了解掌握事发地疫情的同时,先后调集7个消防站的19台水罐消防车、洗消车和名指战员赶赴现场处置。指战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和手套,立即投入灭火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扑救,大火被成功扑灭,共疏散群众51人,保护了毗邻建筑财产价值近亿元。“疫情”面前,英勇的消防指战员勇往直前、“疫”无反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虽然每次救援,要做好防护、强化洗消,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有效杜绝了传染源、保持了战斗力。2月10日6时许,大“疫”笼罩下的武汉市青山区一住宅楼发生火灾,接警后,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附近的3个消防救援站、10辆消防车、41名指战员前往扑救。在赶往现场的途中了解到,事发楼内有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多例疑似病人。参战指战员冒着随时被传染的危险,按照疫情处置防护要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终于成功扑灭大火。疫情蔓延、紧要关头,方见忠诚担当;危难时刻、人心焦灼,更显爱民本色。英勇的消防指战员,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2月3日,备受医院正式投入使用,与其同步投入使用的,还有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火神山消防救援站。该站由8名指战员组成,其中党员7人,是从全市余名指战员中筛选出来的,平均年龄31岁,最小的只有22岁,都是主动请缨的。他们将在这里一直坚守到疫情结束。面对无形对手、危险考验,消防员全副武装、执勤备战,医院消防安全。在“疫”线:携手战斗共筑平安不少消防员的家人是医务工作者,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并肩战斗,迎难而上,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袁伦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目前他们一家三口、身处三市,都在疫情重灾区。早在半月前,他就和妻子商定,将三岁半的女儿送回老家,由父母亲照看。相比之下,令袁伦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妻子李琨,医院的护士,战斗在疫情最前沿、传染风险最高的地方,每天七八个小时不能吃、不能喝是常态。袁伦主动放弃了休假计划,24小时随时待命,“疫情发生以来,他用手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byjs/15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