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到底要不要做手术这次终于有答案了
2020-8-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肝血管瘤的检出率日益增多,而普通人群对这种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依然存在着很多困惑,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都“一脸雾水”,肝血管瘤到底是什么病?肝血管瘤会不会破裂出血?肝血管瘤会不会癌变?肝血管瘤通过吃药或运动能自愈吗?肝血管瘤要不要紧啊?肝血管瘤是否一定要做手术?像这样的问题其实还有不少。
多学科专家为某一种疾病制定方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血管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研究都取得一定进步,也有不少数据能给出上述问题的一些答案,但是恐怕仍难以解决所有问题,而且在医疗界中对肝血管瘤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指征界定、治疗方法选择和风险预测评估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认识。
警惕不要把肝癌误诊为肝血管瘤
直接后果就是使得不少恶性肿瘤被长期误诊为肝血管瘤而延误诊治,也有本来完全不必手术的肝血管瘤患者被“过度医疗”,受损失的依然是病人群体,那么这些乱象和问题在年有望得以解决,这就是刚刚发布的《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的问世。
一、肝血管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来自于六十多万健康体检人群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肝血管瘤的发病率约为1.5%(这一数字已经是比较高的比例了),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1,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
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实际上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其实先天性疾病可不一定是出生时就有,往往是到了一定年龄才会表现出来,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此外,性激素可促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移行甚至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如怀孕或口服避孕药就有可能促使肝血管瘤生长。很多人误认为肝血管瘤是长在肝脏大血管上的肿瘤,因而担心会破裂出血,其实肝血管瘤就像一块吸满血液的“海绵”一样,罕见自发性破裂出血。
毛细血管增生是血管瘤的成因
肝血管瘤可以是单个的、多发的,甚至是弥漫性生长,其中海绵状肝血管瘤最常见(占比可达96%)。肝血管瘤会癌变吗?回答是否定的,肝血管瘤属于肝脏良性病变,无明显恶变表现及倾向,也就是说确诊的肝血管瘤是不会癌变的,有的人认为肝血管瘤会癌变的原因其实在于最初的诊断是错误的,是错把肝脏其他肿瘤,特别是某些恶性肿瘤误诊为肝血管瘤了!
二、如何确诊肝血管瘤并保证不会误诊!
肝脏疾病种类很多,而肝脏疾病的诊断绝大多数不依靠症状,肝血管瘤也是如此,通常无症状,由于生长缓慢且病程较长,患者的肝功能也通常无明显异常。只有当肝血管瘤长得较大时,可因对邻近组织和脏器的压迫而产生症状,如右侧季肋区不适感或胀痛,或压迫胃肠道产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特别巨大的病灶会压迫胆道引起黄疸,或压迫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导致肝脏和下肢血液回流障碍。
核磁检查最准确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赖各种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检查,再结合增强CT、核磁或血管造影(DSA)等综合判断,大多数肝血管瘤比较典型,超声、CT和核磁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77%和92%(看看这个数字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误诊的了,还是核磁最准确);况且还有不那么典型的肝血管瘤,也就是长得不够“标准”,这也导致不少病人产生焦虑的心理,生怕把恶性肿瘤给耽误了。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有乙肝病史、长期饮酒或肝硬化的情况下需要警惕肝癌的可能。对于模棱两可的检查结果,医院进一步确诊。
三、肝血管瘤还能分型啊!
为了便于为肝血管瘤“量体裁衣”和制定治疗方案,国内外根据肝血管瘤的直径和数目进行了临床分型,首先是将肝血管瘤分为3级:小血管瘤(直径5cm),大血管瘤(直径为5-9.9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径超过10cm),具体分型见下表,如果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就无法进行治疗的统一。
肝血管瘤也有自己的临床分型了
四、肝血管瘤到底应该如何治疗!
这是最关键的了,一句话,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且无恶变倾向,原则上应以随访观察为主,这是国内外都普遍接受的观念,看着身边依然不少医生对着无症状肝血管瘤“开刀”,我还是不禁扼腕痛惜这种“过度医疗”的怪相,希望以后这样的情况能有所改观。
肝血管瘤治疗要慎重
那么有哪些肝血管瘤如果不治疗会产生危险呢?
1)伴发症状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肝血管瘤:在决定治疗之前,需要排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和胆管炎引起的不适症状,而不是将主观地把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归为肝血管瘤的原因,很多病人在治疗肝血管瘤后症状不缓解;
肝血管瘤症状其实不多见
真正需要重视的是肝血管瘤自发或外生性破裂和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致命危险,以及血管瘤压迫导致的胆道梗阻、门静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等;不过近多年文献中报道的有关肝血管瘤破裂的例数平均每年不足1例,Kassabach-Merritt综合征则是指血管瘤相关的血小板减少,一旦出现上述这样的严重并发症就需要及时治疗了。
血小板减少需要重视
2)进行性增大的肝血管瘤:这实际上是评估肝血管瘤长得快不快的问题,绝大多数肝血管瘤生长非常缓慢,且存在阶段性,如年龄30岁和妊娠期可能生长较快,一般将每年增速直径2cm的情况定义为快速增长,或者一经发现就已经很大的病灶,这种情况可酌情治疗。
3)诊断不明确的肝血管瘤:这一比例高达6.3%-38%,特别是具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情况,当诊断不明确时,建议加强随访,适当的时候果断治疗。
误诊仍然是难以避免的医疗现状
4)肝血管瘤导致的严重焦虑等精神症状: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部分人会因担心肝血管瘤误诊、恶变或出血而产生不安、焦虑或其他不良心理症状,但如果仅因为心理焦虑就做手术还是不够恰当,建议先给予心理咨询后,如果焦虑仍无法缓解者可慎重选择治疗。
五、肝血管瘤应该选择哪种方式进行治疗?
目前治疗肝血管瘤的手段有多种,但首先要严格把握指征,《专家共识》指出,对不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I、II、III型肝血管瘤,无论病灶直径大小、位置,原则上以随访观察为主,建议半年或1年定期检查,特别是直径5cm的肝血管瘤更不应轻易之劳。
肝血管瘤到底该怎么治疗
手术切除病灶依然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确切的治疗手段,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切除范围也随病灶范围而定;
局部消融由于风险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而广受欢迎,但也应把握好指征,切不可随意扩大治疗范围,其严重并发症包括出血、脓肿、胃肠穿孔、肝功能衰竭、胆管损伤、门静脉血栓、血气胸等,发生率为0.6%-8.9%,烧灼范围过大、时间过久还会引起血红蛋白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消融治疗指征在肝血管瘤一定要严格
介入栓塞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复发率相对较高,适合于手术风险较大或无法耐受手术者,栓塞剂可采用点油联合平阳(或博莱)霉素。
结语
一己之力往往过于薄弱,对于肝血管瘤的正确诊治任重而道远,希望《专家共识》能够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也希望看到此文的患者朋友们在肝血管瘤的时候能做到心安理得和泰然处之,毕竟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病,我们完全可以和它相安一生而无事!
科普达人王东传递科普知识,促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