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患癌风险高达36,识别12个癌症
2020-10-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说到肿瘤,很多人都是忧心的,以为有肿瘤就是患上癌症了,其实,肿瘤和癌症是不一样的,肿瘤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癌症就是属于恶性肿瘤。那么,常见肿瘤都有哪些警告信号呢?哪些食物能遏制肿瘤呢?预防肿瘤,有哪些要点呢?
__肿瘤一定是癌症吗?
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称,肿瘤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良性肿瘤,是指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如我们常见到的脂肪瘤、纤维瘤等,常具有包膜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肿瘤细胞分化成熟,对机体危害较小。另一类则是恶性肿瘤,它才是我们常说的癌症。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有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
一般情况下,良性肿瘤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警惕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据报道,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表现可介于两者之间。例如膀胱的乳头状瘤具有良性细胞形态,但容易复发,甚至转变成恶性肿瘤;又如血管瘤,虽然也属于良性肿瘤,但多无包膜,界限不清,切除后容易复发。
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
1.鼻咽癌
预警信号:鼻涕带血。
主要表现为鼻涕中带有少量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号。此外,常伴有鼻塞,这是由于鼻咽癌症块压迫所致,若压迫耳咽管,还会出现耳鸣。
2.口腔癌
预警信号:长期口腔溃疡,口内舌头有白色斑点。
口腔溃疡通常10天内会自行愈合,长时间不愈合的溃疡可能是结核性溃疡或者癌症。若溃疡伴有反复出血及不明原因的麻木、灼热、干燥感,且超过两周不愈合,就要警惕。口腔白斑是一种上皮异常增生的癌前损害特征,也需要留意。
3.喉癌、甲状腺癌
预警信号:嗓音嘶哑。
喉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和咽炎有许多相似之处。若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刺激性干咳等症状,或有痰中带血、咽部异物感等,对症治疗不见好转,或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应进行详细的喉镜检查。
甲状腺癌早期也少有典型症状,很多人是单位体检时发现,声音变嘶哑是甲状腺癌的一个信号,应及时做颈部B超排查。
4.淋巴瘤
预警信号:淋巴结肿块。
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出现肿大一般与各类炎症有关。但若出现肿块,则可能是淋巴瘤、淋巴结核等严重疾病的征兆。
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压痛,且逐渐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5.食管癌
预警信号:产生特异性的吞咽困难。
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6.肺癌
预警信号: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干咳。
伤风感冒后咳嗽持续不愈;突发性痰中带血或少许血丝;弥漫不固定的胸疼,或背痛、肩痛等;固定部位反复发生肺炎。
7.乳腺癌
预警信号:乳房出现异常。
乳腺乳头溢液、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乳房肿块、乳房轻度回缩或提高、腺体局限性增厚、局部皮肤轻度水肿等。若有以上表现,且年龄为40岁以上的女性,应考虑有乳腺癌的可能。
8.胃癌
预警信号:胃部不适。
胃部一向很好的人,逐渐发现胃部不适或疼痛,有沉重感,开始时服用一般胃药有可能缓解,但随着时间推移,服止痛、止酸药也无法缓解。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这常是胃癌的首发症状。
经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无胃病史的人一旦出现黑便,应立即引起警惕。此外,上腹深压痛常是早期胃癌的唯一体征。
9.肝癌
预警信号: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
乏力、消瘦;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或午后低热;其他全身症状所致的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脂血症等。
10.结肠癌、直肠癌
预警信号:长期便秘、腹泻,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
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稀便、黏液便、脓血便,或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长期下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腹鸣或隐隐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腹部可触摸到肿块,需及时就诊。
不过,便血是临床上较复杂的一种症状,痔疮、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导致,但性状、颜色不同,若只发现便中带血不必过于恐慌,听从医生指导即可。
11.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预警信号:阴道莫名出血。
有些女性在性交、妇科检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呈淡红色或褐色,属“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信号。
阴道出血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出血会明显增多。医院检查,并坚持4~6个月复查。绝经期后有不规律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
12.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
预警信号:排尿疼痛、血尿、尿量变化。
血尿是膀胱癌发出的第一信号。75%~78%的膀胱癌患者有血尿症状,多呈无痛性或间歇性,有时会自行停止。血尿有些是可以用肉眼发现的,但多数肉眼不能察觉,需做尿常规检查。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尿潴留都可能是膀胱癌早期症状。
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表现多是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等,血尿反倒不是主要症状。性生活时出现射精疼痛,或射出血性精液也需警惕。
肾癌早期表现不典型,部分人会出现血尿,无痛性间歇发作。
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表现都应请医生判断确诊。
常见致癌因素及专家防癌支招
图片据新华网
孟德龙/摄
吸烟
据统计,在美国30%由癌症引发的死亡与吸烟相关。烟草烟雾中含有种化合物,其中至少种化合物已知不利于人体健康,超过50种可引发癌症。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料便附着在支气管粘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烟草使用可造成口腔、咽、喉、食管、肺、胰腺、膀胱、胃、肝、肾、子宫颈癌以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可谓“一支烟在手,全身都遭殃”。即使使用无烟烟草(如口嚼烟草、鼻烟等)同样可导致口腔、食管、胰腺癌等。另外,研究表明,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比一手烟有过之而无不及,已被证实可提高非吸烟者罹患肺癌的风险,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极大。
专家
建议
应避免吸烟,包括卷烟和无烟烟草,最好赶紧掐灭自己手中的烟卷,离烟雾越远越好!戒烟是防癌的第一要务,烟民们千万要保护好自己的肺。
饮酒
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WCRF/AICR)发布的最新报告,酒精可显著提高口腔癌、食管癌、咽癌、喉癌、乳腺癌(绝经后期)、结直肠癌、肝癌的发生风险。每天饮酒超过45g酒精也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酒精诱发癌症,主要是通过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乙醛是一种致癌物,它会导致DNA和蛋白质损伤、抑制DNA修复、引发氧化应激进而诱发癌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称,无论是含有酒精的饮料,还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都可提高患癌风险,危险程度与饮酒量和饮酒频率相关。
专家
建议
美国癌症研究所建议,即使少量饮酒可能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但任何形式的酒精摄入都会提高癌症的发生风险,因此不建议饮酒。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高度白酒:50ml,即为1两
38%酒精度白酒:75ml,即一两半
葡萄酒:ml,约为一杯
啤酒:ml,约为一瓶
超重或肥胖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超重或肥胖可诱发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绝经后期)、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肝癌以及肾癌。人体脂肪组织含量高,也可能增加口腔癌、咽喉癌、胃癌、胆囊癌、卵巢癌和晚期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有研究指出,在年有超过54万例癌症病例能归咎于超重或肥胖,占所有癌症的3.9%。更可怕的是,这54万的数字背后,还有上亿超重的癌症“后备军”。因此,成年人保持正常体重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
专家
建议
保持健康体重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因为生长发育时期超重或肥胖可延续至成年期,并对成年期个体的健康,如代谢性疾病,有着深远的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体重应尽量控制在BMI正常体重范围内,即BMI在(18.5–23.9)kg/m2;成年人体重尽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低值18.5kg/m2,并避免体重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BMI可略高于正常范围,以降低死亡率。
注:BMI=体重(kg)/身高(m)2。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是现代人的通病,但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预防癌症。大量有力证据表明,运动可预防多种癌症的发生,尤其可降低结肠癌、乳腺癌以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合理运动还可避免超重和肥胖,因此可同时预防因肥胖所引起的相关癌症。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医学杂志?内科》年5月发表了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一项荟萃研究,该研究纳入了万人,结果表明业余时间锻炼能显著降低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分别为食管癌(42%),肝癌(27%)、肺癌(23%)、肾癌(23%)、胃癌(22%)、子宫内膜癌(21%)、白血病(20%)、骨髓瘤(17%)、结肠癌(16%)、头颈部肿瘤(15%)、直肠癌(13%)、膀胱癌(13%)、乳腺癌(10%)。
专家
建议
坚持每周至少5次中等强度身体锻炼,每次至少30分钟,累计分钟以上,平均每天主动活动步以上,且要注意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结合。避免长时间久坐,减少屏幕时间,每工作1个小时,必须起来活动一下。中等强度活动包括走路、骑自行车、家务劳动、园艺活动、游泳、跳舞等。高强度运动包括跑步、快速游泳、快速骑车、团队运动,如排球、篮球、足球等。
推荐:防癌食物一览表
来源
生命时报、人民网健康、家庭医生在线、人民网-科普中国唐秋楠/文
1
END
1
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