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焦作ldquo寻宝rdq
2021-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比较严重的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www.sz-qlw.com/bdfbl/m/1978.html
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告白祖国。
8月11日至14日,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电院、密西根学院等学院
9名大一学生组成暑假社会实践团,
深入焦作各地,
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升级”
进行实地考察和系列调研。
01置身历史长河纵观城市蜕变TITTLES8月11日下午,社会实践团来到焦作日报社,采访了曾经的一线旅游记者、如今的新媒体中心主任王晨光。王晨光声情并茂地回顾了焦作近二十年的城市发展历程。焦作曾经是一个以生产煤炭为主的内陆小城。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焦作开始积极转型,重点发展旅游业。焦作市委、市政府提出将“黑色印象”变为“绿色主题”的发展策略,重点改变城市因重工业导致的“黑色印象”。焦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了一系列城市公园绿地,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从“煤城”变为“绿城”。同时,焦作开发了一批以云台山为代表的高质量旅游景区,政府招商引资,友好接待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构建了一个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的新格局。王晨光的讲述深入浅出、扣人心弦,令社会实践团一行仿佛置身历史长河,纵观焦作的城市发展历程。02企业转型升级站上产业高端TITTLES8月11日至12日,社会实践团一行到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焦煤集团中马村矿实地考察。在佰利联公司,实地考察后,企业相关负责人与社会实践团一行进行了座谈。该公司从一家小小的硫矿企业转型成为生产钛白粉的上市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全国化工企业强,其高端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他们大开眼界。在中马村矿,企业相关负责人带领社会实践团一行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中,企业相关负责人多次提到并强调“环保”。焦作的煤矿企业在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对环保的投入不减反增。参观过程中,他们也感到了企业对于环保的重视。这里路面整洁,企业本着“能绿化就绿化,不能绿化就硬化,生产区能覆盖就覆盖”的原则,创造了良好的煤矿环境。煤炭等资源的枯竭,对于焦作这座城市的确的影响很大,但焦作的资源型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开发高端产品、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实施强强联合等,这些都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03旅游快速发展叫响“焦作现象”TITTLES8月13日至14日,社会实践团一行抵达云台山,亲身感受了国家AAAAA级景区的无穷魅力和焦作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据了解,“焦作现象”就是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开通了从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到焦作的“云台山号”专列以及“青天河号”旅游包机,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称之为“焦作现象”,“焦作现象”也为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经验。进入云台山景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络绎不绝接送游客的旅游巴士。旅游巴士车票三天内均有效,可抵达景区内各大服务区以及景点,这为外地来焦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景区内有着极其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各种餐饮企业、电影院等一应俱全。云台山的标志性景点红石峡,两侧色泽鲜红的岩石令人流连忘返,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猕猴谷内,可欣赏有趣的猕猴表演;泉瀑峡“五步一潭,十步一瀑”的美丽风光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据悉,考察调研活动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团将把焦作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编撰成册,宣传焦作、推介焦作,为类似的资源型城市提供借鉴。焦作日报全媒体通讯员蔡亚航报道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皇甫胜彬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