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常规做一次心脏彩超什
2023-10-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19/6010311.html
大家好,我是心血馆屋王医生。
作为一个心脏科医生,在此建议每一个人都应该常规做一次心脏彩超,特别是小孩子,更应该做一次心脏彩超。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过度医疗,做心脏彩超的目的是为了排查有没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心脏彩超的费用也就元左右,不算贵。
最近我就碰见这样一个病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是一个51岁中年男性,也是本院一位主任的远房亲戚,因为活动后心慌、气喘、乏力大半年,特意来门诊找我诊治,平素生活习惯良好,不抽烟、不喝酒,体重正常,不肥胖,偶尔熬夜,也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进一步查体发现:两下肺可以闻及明显湿罗音,心律整齐,心率92次/分,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处可闻及明显连续性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脚面轻度可凹性水肿。
正常人的心脏是没有杂音的,结合以上病史,可以判断,该患者诊断心力衰竭明确,同时考虑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
入院后查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全心扩大,左心为主,EF值下降至42%,查BNPpg/ml,明显高于正常,提示严重心力衰竭。查胸部CT提示:两侧胸腔积液,心脏体积增大。
在此多说一句,患者出现胸水、下肢浮肿均考虑为心力衰竭所致。
为了排除是否合并有冠心病以及其他血管畸形,如冠状动脉瘘等等,故行冠状动脉造影,其结果提示,冠状动脉正常,没有发现冠状动脉瘘等畸形病变。
追问病史,患者于20岁时就有活动后心慌、乏力、气喘症状,并曾就诊,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也不了了之了,具体病史资料全无,病情一拖就是30年,现在已经出现了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了。
目前该患者的诊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心力衰竭,是合并有两种先天性的心脏畸形。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进行动脉导管的封堵治疗,目前临床上可以选择介入经导管封堵术,属于微创,优先考虑此种手术方式。另外,还可以选择外科手术开胸结扎术或者切断缝合术,除少数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经治疗后的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值得提醒一句,越早治疗,效果更好,因为早期心脏没有明显扩大,也没有心脏衰竭。
下面,简单说一下,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心脏疾病,称为先天性心脏病。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先天性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窦动脉瘤等等。动脉导管连接肺动脉总干与降主动脉,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主要渠道。出生后,一般在数月内因废用而闭塞,如果1岁后仍未闭塞,称之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有什么危害呢?在此,先讲一下人体的血循环过程。
首先是人体的静脉血液经过肺的氧合,变成有氧的动脉血液,通过左、右肺静脉汇入左心房,经二尖瓣流入左心室,再跨过主动脉瓣,血液流入主动脉内,主动脉也是人体最粗最大的动脉,相当于自来水厂总输出管道,然后再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头、四肢、胃肠道、肝脏肾脏等,也就是自来水最终流向各个小区,最后流向各家各户。当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消耗了,此时血液就变成了静脉血,再通过毛细血管网流向静脉,全身各处的静脉最后汇集到右心房,再经三尖瓣流入右心室,而后在经过肺动脉瓣流入肺动脉,最终流入肺再次进行氧合,这就是心脏循环的过程。值得提醒一句,静脉系统的压力只有动脉系统的十分之一,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常有动脉硬化,而没有静脉硬化的原因。
综合上述,由于降主动脉内的压力远大于肺动脉内的压力,故当动脉导管未闭时,主动脉内的血液将持续进入肺动脉,即左向右分流,使得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加之原本的右心室血液也一同经肺动脉流入肺,使得左心系统的血流量增多,左心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左心增大,最终出现心脏衰竭。
故而,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原则就是,早发现,早治疗,而且检测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心脏彩超。如果,一岁以后查心脏彩超没有问题,基本就可以明确没有先天性心脏病。
好了,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
我是心血馆屋王医生,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