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阴影就是癌症吗记肿瘤内科疑难病例分
2020-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肺部有阴影就是癌症吗
——记肿瘤内科疑难病例分享
肺部检查出阴影难道就是癌症吗?相信很多患者都会有这样的担忧,那医院肿瘤内科的王思雄医生将通过一个病例分享来告诉您答案。
1
近日,医院在视频会议室召开了四季度疑难病例讨论,肿瘤内科王思雄医生做了内科疑难病例分享,各科室主任及医生共余人参加了此次讨论会议。
在王思雄医生“肺部阴影病例分析”的报告中,患者H先生曾经是王思雄医生经管的一名男性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肺部阴影(图1),这个不明原因的阴影引起了H先生的高度警惕,难道是肺癌吗?带着这个疑问H先生医院检查,初诊情况为左肺上叶后段斑片影,考虑肺结核可能性大。院外做了血常规检查、血沉,胸部CT、结核抗体、痰查找抗菌杆菌等检查,因结核抗体阳性,血沉增快,结合影像学诊断肺结核,H先生在外院医生的诊治下进行抗结核治疗。2月后复查CT(图2)发现左肺上叶初始病灶完全消失,但在左肺上叶另一部位出现新的病灶。
图1
(.11.2体检CT)
图2
(.1.19CT)
随后患者H先生来到我院肿瘤内科就诊,由王思雄医生经管。通过H先生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肾功、男性肿瘤标志物、免疫六项等都无明显异常,但血常规反复提示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正常指标。这个指标引起了王思雄医生的注意,再次复查纤支镜、胸部CT均未明确提示肿瘤依据,更加印证了王思雄医生的疑虑。我院复查胸部CT与外院片比较:左上肺多发及右肺下叶背段病变,其中左肺上叶前段病变范围较前稍增大,右肺下叶背段新增病变。倾向于炎症性病变,特殊类型感染可能。根据H先生咳嗽、痰血;肺部阴影,渗出性改变,呈“游走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排除结核、肿瘤;抗结核及抗普通细菌治疗效果不佳等依据,王思雄医生初步诊断为“左上肺阴影: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随后患者H先生在王思雄医生及王东林主任的指导下于.2.21开始口服强的松片治疗2月,.7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基本消失(图3)。
图3
(.7CT)
看到这里大家知道了肺部有阴影并不一定是肺癌,还有可能是肺炎、肺结核、普通细菌及真菌、肺吸虫感染及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等。那么大家知道H先生所患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接下来请重庆医院肿瘤内科的王东林主任为大家解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的一大类疾病总称,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可涉及或损害全身多处器官和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引发的病症有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心内膜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肌痛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血管炎等。H先生所患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属于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侵犯肺组织的一种疾病。这是因寄生虫(钩虫、蛔虫等)和药物(呋喃妥因等)所致的变态反应,为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的一种消耗性疾病。其病理特点: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内有白细胞浸润,主要为成熟嗜酸粒细胞,少量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肺泡中可见细胞内含有嗜酸性颗粒和尖棱结晶的多核巨细胞。有些肺小血管,主要是肺静脉有血管炎,有时见多核巨细胞及嗜酸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症状有发热、体重减轻、盗汗、咳嗽多粘痰,伴气急和咯血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多在20%-70%;胸部X片显示不呈段或叶性分布的周围片状阴影,常为双侧分布。糖皮质激素治疗后48h内症状和胸片可迅速消失。在同一局部可反复发生。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是由寄生虫和药物所引起的变态反应,在肺间质、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灶,可无临床症状,轻咳少量粘液痰,胸部X线示小片或大片模糊阴影,呈游走性。一般无须治疗。哮喘型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由曲菌为主所致的反复哮喘发作为特征的变态反应。在肺泡和间质有多量嗜酸粒细胞浸润,终末细支气管扩张并充满稠性粘痰,可找到真菌丝。胸部X片多见于两肺上部游走阴影。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使哮喘得到控制,阴影消散。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由丝虫等感染所致,肺部嗜酸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可呈支气管肺炎分布,伴小支气管坏死和嗜酸性脓肿。有哮喘样发作性剧咳、痰少,不易咳出,感胸闷、乏力、纳差。X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伴粟粒或模糊阴影,慢性者可有间质纤维化。经抗丝虫药治疗后,症状数天缓解,肺部病变较慢消失。
H先生的寻医经历告诉大家,当肺部检查出现阴影时不必惊慌,相信医生,用积极的心态与病魔抗争。本次疑难病例分析也丰富了大家的临床经验,提高了自身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也通过疑难病例讨论增进了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思维,让我们的医生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服务于患者。E
N
D
声明: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