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今日霜降,秋将尽,冬将来补

2020-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的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今天就是霜降节气了。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此时正是秋冬交汇较关键的时期,也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要开始准备过冬了!

《月令》说霜降“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此时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体质弱的人很容易生病。所以养生至关重要。

霜降时节是肃萧的秋天来到的节点,秋风起,气温不断下降,呈现出阴盛阳衰之象,自然界逐渐进入收藏状态。对应在人体上,气温骤降,寒邪凝滞,气血运行失畅,易引发旧疾或诱发新病。在此时节保养得当,有利于顺利度过冬季。

霜降天气气候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霜降节气养生

深秋霜降,气温继续降低,人体的阳气向内收敛,尤其适合进补。霜降是冬季的前奏,冬主收藏,养生需要睡眠充足,固敛精神。

寒风萧瑟,平日里要避免思虑过度。想不明白也忘不了的事情多和朋友倾诉,「勿嗟叹,常言善」,能平复深秋里特有的悲凉感。

1饮食养生

霜降节气后,天气转冷,人体受寒冷刺激,食欲增加,宜适量多食芝麻、粳米、蜂蜜、梨、山药等柔润食物;同时,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等,因为过食辛辣会损伤人体阴津。

秋季以“平补”为原则,“平补”指食物的性味、归经,不可太过温热,亦不可太过寒凉。“胃不和则卧不安”,强调脾胃病患者饮食不宜过饱,过于刺激,过于寒凉等。

2起居养生

霜降之后,白昼逐渐减少,夜晚时间变长,及时调整生活作息可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及预防失眠的发生。

适度的运动对维持精力、防治疾病有重要作用,但不可过量运动。

秋季养收,大汗淋漓会耗伤阳气,太极、散步、八段锦、体操等均是合适的较为温和的运动种类。

3情志调摄

秋季自然界一片萧条之象,人体容易受压抑,导致抑郁状态。应该多参与集体活动,可参与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放松情绪。

霜降养生,做好五个预防

《月令》说霜降“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此时气候干燥,天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体质弱的人很容易生病。所以养生至关重要。

霜降养生,不仅可以预防秋季常见疾病,还能为寒冬的到来储备足够的能量。

1防秋燥

燥邪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因此,秋季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秋郁

深秋时节,草枯叶落,一片肃杀,人容易受环境、气候影响,导致心情郁闷。秋季养生防秋郁,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不可过分优思;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3防湿邪

从立秋到霜降有6个节气。往往暑气还没消退,雨水还很多,所以要谨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

要知道,早秋脾伤于湿,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埋下病根。

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可多食莲子、薏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4防风邪

霜降时节,风邪易侵入人体,若不注意,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严重的还会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防风邪,大风天气减少外出,或者戴帽,白天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睡前注意关窗或留少许空隙,以免风邪侵扰。

5防中风

此外,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深秋向冬天过渡的时期,温度变化剧烈,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寒冷具有收引的特征,易引起心脑血管收缩,使血压骤升,从而诱发脑中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士需格外警惕。

霜降养生,如何养护脾胃

霜气意味着寒气,今年会格外冷,你感受到那份寒意了吗?

冷,意味着「霜降」变多,身体需要保暖,那些植物们,因为天气变冷,淀粉更多地转化为葡萄糖,因此,不增加热量的情况下,我们吃着会感觉更甜润。动物们,因为天冷,也多了一些脂肪(素食者请直接略过),因此会变得更加美味。

天冷了,围炉吃美食,正是吃货们快活的时日!

因此,霜降时节,第一件事,就是要养好脾胃!要怎样养护呢?

1护好脾胃的阳气,一定要吃早点

天气转凉,早晨出门前,务必吃些东西。

「凡早起空腹,不可往外。或天行时疫,或入病家,尤当谨慎。必须吃些饮食,而后治事。此为春秋,免风露之侵,养身至要之法。」

秋冬天凉,出门往外,腹中更不可空空。

腹中空虚,身体便少了正气,深秋初冬的寒气很容易侵袭身体,万一感冒就糟了。

2补一冬不如补霜降

有俗语云:补一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要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能量。

温阳的羊肉,滋阴的鸭肉,还有温暖脾胃又高蛋白的黄豆,黑豆,蚕豆,还有豆腐等相关豆制品都可以吃起来,煲汤煮粥热乎乎,既健脾补气,又是阴冷秋日里的熨帖享受。

对喜欢美食的人来说,霜打青菜味道好。霜降后降温明显,蔬菜水果们,为了抵御寒冷,其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吃起来会格外清甜。

青菜,白菜,菠菜,生菜,冬瓜,萝卜,苹果,柿子,甘蔗都会格外好吃。

健脾补肾的山药、栗子、南瓜,红薯也渐入佳境,熬粥,蒸煮,为入冬做好准备。

但是这个季节不适合吃鸡肉,令人神魂不安,也容易刺激肝火,特别是睡不好的朋友们。

较刮油是白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菘一名白菜,以其茎色白也,亦有带青色者,然本丰茎阔,迥非油菜。甘平。养胃,解渴生津。荤素皆宜,蔬中美品。」白菜耐寒,虽然四季都有,但是经过霜之后,菜里的淀粉转化为糖,则会格外香甜好吃。

3补充能量,除了吃,还是要靠睡

很多朋友这个时候会觉得特别困,早上也睡不醒。这也是霜降的「降」——除了寒霜落下的物像,也还有阳气下沉的意味。

阳气内收,人就容易犯困,这也是身体主动去睡觉来储备能量的方式。能睡的时候,就多睡一会儿。在暖呼呼的被窝里,睡足8个小时,多么幸福啊!

如果说秋膘就是为了补充身体的储备,那么,对于一年四季都不缺大鱼大肉的我们来说,好好睡觉才是较好的贴秋膘。

不能冬眠的我们,记得睡在冬季:

一天当中,3~9点,对应春季,9~15点对应夏季,15~21点对应秋季,21~3点对应冬季。人类没有冬眠,但可以冬藏,每一天理想状态是21点入睡,这样才是「睡在冬季」,较大程度地保养精气。

而晚睡呢,超过23点不睡,相当于没有本来应该冬藏的时候,还兴奋着,没有让自己进入「收」的状态,不仅伤了阴,还提前透支了第二天的阳气。

第二天赖床补觉,睡到9、10点钟,却感觉越睡越累,这时候对应春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5、6点钟,人就应该起床了,不起床,这股子生生之气被压在身体里,反而容易上火。

所以说晚睡晚起,双杀阳气。早点睡觉,也能睡着觉,是秋凉给我们较好的礼物了。

增加深睡眠的诀窍:

如果你能一夜都感觉不到自己醒来,如果你回忆不起自己的梦,就是深睡眠增多的表现。具体要怎样做呢?

1、让肺气肃降:首先,人要睡得安稳,肺气要足,特别是秋天,肺本身是肃降的,人自然会比夏天睡得更安稳一些,借助天时,让「肃降」功能好好发挥,才可以进入深度睡眠。

睡前:平躺,吸气的时候,双手双脚收紧。双手握拳,同时双脚十个脚趾往脚心方向叩扣,好像也要握拳一样收紧。

2、睡前打打坐:很多时候,我们的能量因为想东想西,而耗散出去,睡前如果可以打打坐,把向外张牙舞爪着的意念,纠结,前思后想,都收一收,一切尘埃落定,让我们的神,瓷实地呆在身体里好好休息,我们就会睡得更好。

霜降养生,重点是这两个字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此时正是秋冬交汇关键的时期,也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要开始准备过冬了!

那都要准备什么呢?其实总结下来无非两个字:补、暖!

1补: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意思就是与其补一年,不如在霜降这段时间把身体补养好。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体五脏中对应肺。中医认为,秋季宜收不宜散,辛味发散泄肺,此时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如姜,葱,蒜,辣椒等,尤其是辛辣火锅,烧烤要少吃,以防“上火”。

饮食调养方面,根据中医养生观点,秋要平补,同时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品,以汤类、粥类较为适宜。尤以栗子和羊肉为佳。

霜降吃栗子主要有两个功能:

板栗具有健脾养胃的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开胃,气血调畅之后自然可以治疗气血亏虚。

除此之外,板栗有一定的补肾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对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抵御风寒作用。

羊肉热量高,历来被当做秋冬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不论何种羊,只有到了秋冬季节味道较为鲜美。

而且羊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其蛋白质的99%、脂肪的98%都可以消化,也因此羊肉是补养身体的较佳选择!

2暖:冷到骨头缝,两处冻不得

值此天地冷凝结霜、草木黄落、蛰虫始眠之时,身体有两个地方必须保护好:膝盖、脾胃,千万冻不得!

1、膝盖冻不得: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怕受凉,而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双足又是离心脏最远的,如果不注意保暖和运动,也是容易受寒的。所以霜降后容易出现腿痛等疾病。

虽然关节炎和寒冷无关,但是寒冷会加重关节炎的症状,因为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

保暖的话不太过啰嗦,朋友们一定要自己注意好,这里关键的要讲一下,什么运动才能较大程度的帮助保护关节。

有很多人关节痛的时候会热敷、打玻璃酸钠,但是经常是只管一会儿或者一段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是治标不治本的,关节本身很脆弱,保护它,还需要它周围的组织配合:膝关节周围肌肉;膝关节周围韧带膝关节软骨的保护;膝关节滑液的分泌。

所以说,要真正的保护它,防止它衰老、受伤,就要加强上面的这四个组织的功能,简单的方法,就一个字——抬!按照这个做好,就能帮助强化肌肉、韧带、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减少软骨的损伤,抬的方式很灵活。

2、脾胃冻不得:脾胃是很怕寒冷的,但是一到霜降,这个寒冷是挡也挡不住:风变大了,天气变冷了,热的食物盛出来很快就变冷了。

在中医里面,有一词叫“脾胃虚寒”,就是不能吃凉的东西,吃了会不消化、胃痛,吹了冷风也会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喝些热水或者用热水袋捂一会儿就会舒服很多。

这是因为,寒冷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影响食物透过消化道的黏膜化生为血液。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进食生冷食物就会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所以保护脾胃,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字,暖!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吃暖的,喝暖的,不让肚子这里受冷风吹。

本文指导专家

  

  黄宏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自幼喜爱中医,博览众多名方古籍古典,博采众长,在临床中不断的总结、专研、精进、反复辩证、精益求精,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治癌方法,疗效确切。医院肿瘤科主任。黄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事业,对肿瘤癌病有着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于各种晚期肿瘤癌病复发、转移和癌性疼痛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不仅仅是中医肿瘤名家,更是抗肿瘤先锋,他在临床上用“中医治瘤五六七”整体治疗,出奇制胜解决恶性肿瘤患者的诸多问题,据此施治,屡见成效。黄主任诊病谨慎细微,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确切,造福于广大肿瘤病友,深受病友们的信赖与尊崇。

  肺部瘤、胃瘤、食道瘤、卵巢瘤、宫颈瘤、乳腺瘤、鼻咽瘤、肝部瘤、胰腺瘤、胆管瘤、血管瘤、肠瘤、脑瘤、肉瘤、皮肤瘤、肾部瘤、膀胱瘤、淋巴瘤、神经瘤、甲状腺瘤、黑色素瘤、脂肪瘤、骨髓瘤、子宫内膜瘤、睾丸肿瘤、阴茎瘤、前列腺瘤、喷门瘤、皮肤黑色素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口腔黏膜瘤、喉瘤等疑难瘤病。

成都东区中医肿瘤研究院黄宏主任温馨提示

天气变化频繁,除了饮食起居方面,我们应注意情绪波动的变化,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除自身调节外,亲友们也应该和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更多的谅解和支持。

自助预约挂号→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kfhl/10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