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ldquo性理疗病rdqu

2021-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王先生“性理-疗病”学术思想概述作者:蔡小卓

浅述王凤仪性理疗病学说与传统中医及儒家思想的相关性

作者:蔡小卓张松刘力红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年6月第28卷第6期总第期

王凤仪性理疗病学说为一百多年前宝贵的民间医学治疗思想,暗含丰富的当代心理治疗学、心身医学思想,其理论与经典儒家哲学和传统中医思想一脉相承,又切合当今医学界对健康模式的认识。然该学说多年来未被当今医学界认知整理挖掘。文章从理论基础,治则,治疗方法,预后调理,及其与儒家思想、中医思想的一脉相承关系上,浅述其学说内涵。

年初胡JT总S记在全国科技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人口健康”,“发展创新文化”。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健康在当今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而医学界正积极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医学临床证明:机体的健康与积极正确的内心情志息息相关。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心理学以不到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并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古人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早已指出上古真人年皆百岁,其养生之道乃遵从“形与神俱”。“形”即身,“神”即由心所主,明确的指出了真正的健康乃是身心兼备不可或缺。我们祖国传统医学虽然较早地认识并提出以心神为主导的“神-形健康模式”,后世医家亦有大量的散在理论及医案的论述,但并未形成完备的诊治系统,仅为中医心理学的萌芽阶段。时至今日,中医心理学虽已有大踏步的进展,仍未形成与西方心理学相抗衡的完备体系。而挖掘整理继承王凤仪先生的“性理疗病学说”,正是填补这一空缺的宝贵民间财富。

  王树桐,字凤仪,世称王善人,清末民初时热河省(今辽宁省)朝阳县人氏,幼时家境贫困,性至淳善,稍长即逢时代大变革之期,因恨怨村中之人大都不行忠孝礼义之道而罹患十二年之疮痨,后因听讲善书而自明病因,心中顿悔,缠绵不愈之顽疾一夜而愈,遂志于讲病劝人,后影响遍及当时的东北四省,其后半生创立了七百余所女子义学并众多性理疗病舍、讲演舍等公益事业,并大力推行道德教育,所过者化,救人无数(朱循大《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四川省宗教文化交流中心)。而性理疗病是其独具特色的治病及劝善之手段,历经王善人及其学生多年的躬身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理论。其精髓深深根植于传统儒家文化之沃土,内容丰富,义深言简,且行之有效。不仅对心理疾病,对众多疑难杂症亦有可靠的疗效。而当此学说已在我国白山黑水间广为传播与救助群众疾患的时候,早期的催眠术还被西方社会视为巫术而加以禁止。性理疗病主要思想如下。

1何谓“性理疗病”

  “性理疗病”又称劝病,讲病。“性”指人的气质与性格,“理”是规律或法则。“性理”是运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的气质与性格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及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性理疗病”便是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分析其致病的内在情志因素,通过语言为人劝病或用以自我治疗(朱循《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四川省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从中医角度来看,此“性”由心所发,心乃君主之官,人身之主宰,其余脏腑都在心的统帅下协调运作,《素问·灵兰秘典论》曰:“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1],此疗法即从心入手,直指病因。

2“性理疗病”中对五行的应用

2.1阴阳五行人凤仪先生把人们内在千变万化十分复杂的性格与气质,按木火土金水五行阴阳来说明其变化的规律。而表现于每个人的身上又各有所偏。在凤仪先生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人的内在情志变化与人的一生健康疾病寿夭有密切的关系,而掌握此规律可探测人躯体脏腑疾病变化规律(朱循天《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四川省宗教文化交流中心)。性理阴阳消长变化,可由人的面形、体态、气色和声音中观察所得,此谓“诚于中,形于外”也。

  据此将人分为木性人,火性人,土性人,金性人和水性人五种。以木性人为例:面长瘦而露骨,上宽下窄,色偏青,肩背耸直,脚步高压有声,语音直而短,气度轩昂。木性分阴木阳木,形同而气质清浊随心性变化,阳木主仁德,正直有主意,遇事不盲从,有定见,行为端正,有悲天悯人,舍己为人之心。阴木好怒,性情粗暴,出言撞人,执拗顽梗,不服人,气量窄小,难成事功。

2.2“五毒”致病学说

王凤仪先生认为人与人交往最易产生“五毒”即怒、恨、怨、恼、烦五种消极情志感受,而疾病的产生与此五毒密切相关。此五毒与五行相应,怒-木,恨-火,怨-土,恼-金,烦-水。

  以“怒”为例:阴木人易怒,表现如下:①受制、忍无可忍时气得浑身发抖,一旦爆发不顾后果;②人之所为,违背己意,大发脾气;③事不合理,喜打抱不平;④不满情绪发泄于外,暴跳如雷,不计后果;⑤怒的特点:以愚蠢冲动开始,以后悔告终,事既出而无法挽回。

  “怒”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影响:怒气伤肝,肝气不舒,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头迷眼花,两臂沉重,四肢麻木,中风失语等。该学说对五行与人体的脏腑生理及其病理的相关性认识与传统中医思想理论相一致。故“怒”作用于人体即对肝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余者同此理。

“性理疗病”对五毒与人体脏腑关系的认识与中医基础理论是基本一致。

怒与木相应,而作用于人体就是人的肝胆系统(也就是厥阴风木与少阳系统)。而怒导致的疾病也与肝胆等相关。

恨与火相应,作用于心与小肠(也就是少阴君火),同时君火以明,人的精神主宰是由心神所主,故精神类疾病都由神不明所导致,故与恨有相关性。

怨与土相应,作用于人的脾胃系统(也就是太阴湿土),故怨导致的疾病与脾胃有关,脾胃主水湿的运化,所以由脾湿引起的水肿病,也与怨有关。

恼与金相应,作用于人的肺与大肠系统(也就是阳明燥金系统),故恼与肺与大肠的疾病有关。

烦与水相应,而作用于人体就是人的肾与膀胱系统,故烦与肾和膀胱系统的疾病有关。

3“性理疗病”的治疗方法

3.1治疗总则:

“找好处,认不是”凤仪先生指出人际交往中,尤其家庭生活中最易产生矛盾,而此过程中所生成的五毒情志是人体产生疾病的最主要因素。《大学》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古人强调修身为性命双修即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修行,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大学》中阐发的“四不正”指出了二者的内在关系。“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2]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都是由心所生之情志,其影响到心,使心不能正常发挥统帅五藏六腑的功效,致疾病的产生,即心不正则身不正。心者,本也,身者,末也,凤仪先生据此经义对病患采用调心之法,通过语言帮助患者找到引发病患产生消极情志,进而导致疾病的对象及事件缘由,并通过言语劝说,解开患者的心结,并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生气是一种错误行为,通过反省自己的内心,在心中真正的悔过,则心神得明,内心得安,脏腑气机恢复正常功能,机体自身会通过汗、吐、下3种渠道将病邪排出体外,使疾病顿愈。

3.2具体细则

3.2.1收心法:该疗法对讲病者本身的道德修养有较高的要求,医乃仁术,不可妄存贪图患者财物之私心,是治疗双方互动信任的基础。患者急于求医,其心神必定涣散,难于气定神闲。《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主明则下安”,心安则脏腑气机方可调达。如果急于开始,效果难明,讲病者先要安抚其心,使其信任。不信者,不可治也,亦是《内经》所训。

3.2.2顺心法:据患者的疾病,推测其属于五毒中的哪一项所主,循循善诱,使其讲述出心中的不满情志,患者讲述中难免情绪激动,有失偏颇,讲病者不可横加拦阻,一定候其宣泄殆尽方可。此过程可助其释放五行中之阴面。

3.2.3养心法:观患者不满情志释放殆尽,再用语言引其反观自心自行,结合伦常之道分析其事件原委,使患者自净其心,自明其意,找出自身的问题所在,宽恕他人,这就涉及传统儒家伦理常道之核心—恕,也就是凤仪先生所说的:“找好处,认不是”(找到对面人的好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劝病时离不开伦理关系,病人必有个对面,或夫妻,或父子,或兄弟,或朋友等,性理疗病也实含有伦理疗病因素,二者是相辅而行的。此过程可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情志感受,利于正气的恢复。

3.2.4驱病法:经上述劝导,使患者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生气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通过反省自心,在心中真正的悔过,心一动则百骇皆为之所动,脏腑经络气机恢复正常功能,机体自身通过汗,吐,下3种渠道将病邪驱出体外,使疾病顿愈。

3.3愈后调理

病愈后针对患者的养护方法亦独辟蹊径,无需药养食补,教育患者遇事“不怨人”,欲做到“不怨人”需明儒家的“五常”之礼(即仁,义,礼,智,信也),采用以礼养心,以五常养五藏之法。《伤寒》序有言“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3]。心者,神之本,心火者,君火也,君火以明,明五常之礼,使神安而后五藏平,同时明礼亦可通达人与人之间的五伦之道,此乃《中庸》所述的“五达道”。《尔雅》曰:“五达谓之康”。五达既成,心即为之“康”,心康则体亦健矣。故知患者树立起良好健康的心态,可从源头上防止消极情绪产生,真正从根本上杜绝疾病复发。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中”在《康熙字典》释为“心也”“正也”。古人认为有修为之君子可做到“时中”,此境界乃凤仪先生所释的“不怨人”,即当一切可喜,可怒,可哀,可乐之事来临都能心如止水,杜绝一切嗔念,用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自然可以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态。而这一境界,不是普通人轻易可以做到的,退而言之只要达到“发而中节”即适时适地的释放消极情绪且事过即止,也是有益机体健康的,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和”。“和”《广韵》释为“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这种顺应和谐中正的心理状态,亦是智者的一种养生方法。人与天地同源,亦为万物之灵长,“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只要做到内心“中和”,即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则疾从何生,病从何来?

  “性理疗病”既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又暗合传统中医的经典理论和治疗手段,该疗法殊胜之处在于治疗无需(但不排除)任何药物和辅助手段,特别适合我国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现黑龙江克山地区刘有生先生(人称刘善人)仍以此法免费接待治疗患者二十余年,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和资料的初步收集整理得出: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治疗手段,不仅治愈了大量疑难疾病,还成功地帮助病患重塑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家庭观和价值观,同时亦改善了众多患者的家庭关系,使很多濒临破裂的家庭得以复原。此疗法真正遵从古人所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的理想,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医治国”之法,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其不仅是宝贵的民间治疗手段,在我们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又正值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本文承蒙刘力红老师指导,谨致谢意!

 [1]龙伯坚,龙式昭.黄帝内经集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陈戌国.四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7.

[3]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4.

王凤仪性理疗病系列之_化性见闻

有幸亲近以志先生,王元午先生,聆听教诲,受益无穷,分享如下:12岁前孩子的状态就是父母的活碑,尤其是母亲的隐私和性情的写照。小孩子的疾病跟家长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不是父母孝道有亏,就是性情不好,从怀孕时就播下了孩子日后身体和性情的种子。善人说的很好:不要迷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自己包的饺子还能不知道什么馅,还问别人为什么这样?王老师讲到,一次一位读到博士的中医,带了一家人来找王老师了,是一个三个月的孩子肝癌,出现了腹水,医院都不接了。王老师一看,就问母亲,你怀孕时,跟什么过不去呀,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其母答曰,她怀孕时,就认为老公应该天天陪她等等的,一丝不如意便怨气冲天,或是大动肝火。王老师便给她讲了善人的道,她至诚感应,从内心深处生大忏悔,当下便给丈夫跪下,放声大哭,忏悔自己的过错,一家人都哭成一团。后一家人互相谦让,和睦相处。后这个被判死刑的孩子,逐日好转,现在3岁多了,一点都没问题了。王老师讲,一代没好妻,十代没好子。母亲的性情直接就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与其把孩子生出来了不好带,不如在怀孕前,或是怀孕时就要学习如何生个好孩子。而生孩子的决定原因,就是父母有个好品行,家庭有个和睦的气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就是要知错改错,至诚忏悔自己的过错,才是根本。一个广东中山的大学老师,年轻漂亮,事业有成,自己也是学科的带头人,可惜不幸得了重症肌无力。第一天见王老师时,被丈夫背到地方,听老师讲课,还心存不服,说老师说白字。第二天听了,便深受震动,回家仔细的忏悔思考自己,原来就是因为自己太顺利了,总是看不上别人,自己的婆婆,自己的老公,还有单位的领导同事等等。王老师就说,你觉得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什么都懂,你把自己弄成这样,你婆婆什么都不是,人家活的好好的。而且,她生完孩子,总是认为,自己身体不好,还给婆婆家生了个孙子,功劳太大了,连饭都说盛好了才能叫她。在单位更是看不上领导。忏悔到此,嚎啕大哭,思维自己的种种过错,羞愧难当。给婆婆跪下认错,慢慢的开始做家务,跟同事领导认错。现在一切如常,身体完全康复了。但性理疗病并不神奇,王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救自己,而且能不能救自己,只有看自己的心念了。一个白血病换过骨髓的患者,情况不好。王老师见了就问他:你的钱是怎么来的。他就是不正面回答,再三的询问,终于说出,病前是放六合彩的。王老师说,你让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了?他说也很后悔,现在花光了所有的钱,还是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王老师就说:那么我问你最后一句话,如果你好了,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不假思索的便说:自己的5岁的孩子太可怜了。王老师当即喝道:你死定了。谁也救不了你了。你把自己的根斩断了。父母是根。王老师说,象这样的病人是救不了的。除非自己悔悟。谈到血液病,有个很大的收获。王凤仪先生讲,金钱是社会的血液,如果血液病,就要多是出在钱上。这个王老师讲过很多的血液病,非常的准确。在王老师处,刚好碰到了一家三口在。这三口人全部有病。女儿的病最重,大肠癌转移。24医院束手无策的病人。父母也都有比较重的病。看看这家的病是怎么来的。母亲是非常要强的一个人,双目突出,十分刚强。对女儿总是在要求,好更好再更好。女儿已经是清华研究生毕业,她还能要求女儿跟留学的比。从小到大,孩子都没有放松过。而丈夫由于童年遭遇家庭变故,性格稍弱,对进取之事不感兴趣。夫妻关系可想而知,家庭气氛无一日安宁,后其夫宁可跟保姆过日子,都不愿和其再生活。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进退维艰,左右为难。毕业后交一男友,其母用金钱名利的标准一衡量,不合心意,又坚决反对。最终,孩子癌症倒下。人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到了这个田地,一家人在王老师的开导下都开始了认自己不是,找别人好处,由衷的忏悔自己的错误,一家人都是嚎啕大哭,把所有的郁结都释放出来。这就是拨阴取阳。小姑娘,第一天见时,脸色难看,根本不会笑。第二天再来时,便可以露出会心的笑了,身体感觉很好。跟我坐在一起,楚楚可怜,而且,她也立志,自己受了这么高教育,病一定要好,要告诉更多人,让更多的家庭能受益。我们成了朋友,我会祝福她的。

 

化性的力量

找王老师的都是患绝症,绝症的病人,情致和家庭关系几乎都有问题。所以,最后虽然是疾病打倒了人,其实,却是自己做人害了自己。王善人讲:“我只讲到齐家。”齐家在做人。而做人是每个人的事情。善人只是把做人的道理都讲给了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照自己的行为,去检点自己。是否对父母孝道有亏,是否自己的性情不好。儒门讲人一日三省,我们不可从来不省也。因果的迅速走的前一日在王老师那里,来了一对小两口。丈夫不满30岁,肝癌晚期。医院的医嘱就是回家该吃啥就吃啥。家里只此独子,而且自己还有一对小儿女,真是不幸。问其发病,是手臂上一恶性血管瘤转移到肝部。王老师便棒喝问到:你拿了什么不该拿的东西。这个人,想了想说,自己本本分分,不偷不抢呀。王老师说,你多想想。后来,其想起,自己十四五岁左右,一日上街,一摆摊的人钱箱没盖,一阵大风,把钱刮出来了,他跟着大家一起凑热闹捡了20元钱。而他的那个血管瘤居然就是十四五岁后就长起来的。因缘成熟,恶果现前,因果之迅速,让人不寒而栗。家是讲道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没有什么对错,只须尽自己的道而已。争执于对错,已经背道而驰了。媳妇性如水,就要柔和,水是什么品行,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不是怨气满腹,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好像亏本一样,其实累也受了,功也没了。就做自己该做的,从心地上,无怨无悔。任何人,都只能要求自己,包括夫妻。自己的心变好了,世界都会跟着变。婆婆的性如灰,这个我还专门请教了朱先生(朱循天先生长子)。他老人家讲,就是婆婆要如灰一般,不管儿女的事情,但还是温暖热乎的。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了,我们一定到老了要性如灰。呵呵,但恰好现在有个性不如灰的老人,我们万万不可责难否定,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道的地方。儿女此时只须尽自己的孝道即可!!王老师特意提醒,还有一类的人,越学佛越遭难,有时侯还怨天尤人,其实,都是自己播的种。也许没看到什么圣贤书,还不会那么准确的找人不是,不知道点道理,还不至于那么愤世嫉俗。学了点东西,更容易的去看别人的不是,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心性的提高和磨练。外境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所有的标准,敬请来约束提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自己天天,怒恨怨恼烦一大堆,纷争四起,活着的当下就在地狱里,难道不可怕吗?如此长养地狱的根性,结局很可能是可怕的,我们都要当下幡然悔悟,慎之再慎。总之,你好了,你的世界就好了。你的世界不好,就是你不好。

 

化性的途径 

自己眼见耳闻了这些。思维自己的过失,也是非常的悔恨,那么我们还没有恶果现前,怎么去化自己的性呢?我是这样认识的,不知道对不对,但和大家讨论分享一下。1,至诚忏悔。可以给自己一个时间,思维自己12岁后的种种不当,至诚忏悔,认自己的不是。真情自然流露,哭,笑,吐,泻,都是好事。2,活在当下。即从现在就开始,亏孝道的补孝道,欠恩情的还恩情。性不好的,就改。但改性决不是很艰难的忍受,而是,一来,明白自己做好自己的是自己的本分。二来,别人的所做所为,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三来,这世界没有过不去的事情,真的不必计较和认真的。既然知道日后肯定会淡忘,那么何不现在就放下,何必折磨自己呢?身是心结的果,根在性,什么样的性就造个什么样的身。性化了,果就跟着转了。相能随心转,身也能随性转,所以,化性能治身的病,也能转身的形。总之,没有说是修行好的,但性还不好的。没有说地基没有打好,而房子是坚固的。我等不可自欺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yfzz/11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