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血管瘤怎么办
2017-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击上方蓝色字体订阅,浏览全部文章
今天来聊个不太美好的事情——婴儿血管瘤。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墨墨爹正在为墨墨的血管瘤四处奔波。小家伙是在出生一周后左肩的位置长了一小块血管瘤,经过我们的积极治疗,现在只留有轻微的印记,估计用了不了多久就会全部消退。我们采用的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花费也不多,为了让更多的父母少走弯路,现在就把我们的求医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一些有需要的父母和宝贝!
让我们先来了解下血管瘤
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时期的先天性良性血管肿瘤,发病率为1~3%,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病变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60%以上的发生与面部和头颈部,多在出生后不久出现,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3个阶段。增殖期一般在1岁以内,有时会延长到出生后18个月内(主要是深部型血管瘤),随后逐渐过渡到消退期。
婴幼儿血管瘤到底长什么样子?
细胞病理学之父Virchow根据血管瘤外观及组织形态学特点,把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瘤体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海绵状血管瘤: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而且往往侵入深部肌肉,海绵状血管瘤有增长的倾向,体积可以涨到很大,严重破坏邻近组织的周围组织,使之体变形,甚至破坏致残,在面部引起面部畸形或毁容。
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存在一起的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多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质软,用手摸有明显的波动感,且温度较高。较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少见,约占血管瘤1.5%。
常见的血管瘤治疗方法
IH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因其最无创、最经济。以往曾经使用的放射治疗、核素贴敷或注射治疗、冷冻治疗因后遗症多,疗效不可靠,已经逐渐被淘汰,代之以最新的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和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是最终考虑的手段,用于消退期血管瘤残存病变(残留肿块、瘢痕、纤维脂肪组织等)的切除与修整。临床上需根据IH部位、大小、临床类型、患者年龄和体质情况等,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说了这么多大家已经对IH有概念性的认识了,现在再来说说我们当初是怎么治疗的。在最初的三个月我们没有干预,先观察了瘤体的长势:由开始的米粒大小长到一元硬币大,皮下也有硬块,后来经检查确诊为混合型血管瘤,下面图片是我们当时做的B超和瘤体外观。
检查时做的B超单
治疗前瘤体的样子
医院我们都去过:同济、协和、省妇幼、市儿童,皮肤科、儿科、外科的医生也问了个遍。最后得到三个治疗方案:皮肤科建议激光治疗,但一次不彻底,需要多个疗程,费用万把块左右;儿科医生建议吃药打针,口服心得安+局部注射治疗,疗程和费用视恢复情况而定;外科医生建议直接切除,斩草除根,但手术需要全麻,创口较大,费用在六七千左右;折腾来折腾去还是没有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墨墨爹又自己查文献找资料,咨询朋友、QQ群、各大论坛,最后了解到外涂马来酸噻吗洛尔眼药水效果很好,而且相对安全。同时我们又找医院的郑家伟教授(上海九院是婴儿医院,这也是我们后来才了解到的),郑教授看到我们的情况之后建议我们先外涂马来酸噻吗洛尔药水或者凝胶,观察情况,效果不好的话再加服心得安。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本来是治疗青光眼的,作为外涂药物使用的话相对安全,价格也很便宜,一瓶2.5元,一般的药店都可以买到。我们给墨墨涂了一个月后效果显著,后来又坚持了两个月,那时候瘤体已经很小很淡了,墨墨也马上满七个月,已经过了血管瘤的快速生长期,我们就慢慢把药停掉了。停药后瘤体没有再生长,后来还有变淡的趋势。整个疗程下来我们大概花了块左右,是不是廉价又安全?
涂药两个月时的对比图
如果宝宝不幸得了血管瘤,千万不要盲目治疗,医院了解情况,最后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有条件的医院看下,能少走好多弯路,宝宝少遭罪,也能少花冤枉钱。另外给大家推荐一个血管瘤的家长交流群,群号是,这里面有更详尽的信息。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有需要的家庭,也祝愿正在饱受病痛折磨的宝贝们早日康复!
参考: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郑家伟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非手术治疗》-刘永义
喜欢墨墨妈的文章就点个赞呗!
北京关于治疗白癜风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