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变白究竟是得了什么病
2017-3-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人类眼睛的颜色不同,主要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虹膜的颜色受三方面影响:虹膜上皮细胞中黑色素的含量;虹膜基质中黑色素的含量;虹膜基质的细胞密度。
瞳孔其实是虹膜中央的孔洞,是光线进入眼内的通道。因此,正常情况下,瞳孔“颜色”是不会变化的,但如果因为相关疾病导致瞳孔区产生变化,那么瞳孔“好像”会出现相应的颜色。
正常的瞳孔为圆形,透明,两眼等大,直径约2-5毫米,除生理调节变化外,若瞳孔直径小于1.5毫米或大于5毫米、边缘不规则、色泽异常、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常常会揭示着一些疾病的发生。
如出现瞳孔变白,应去眼科做详细检查。
常见于白内障、Coats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此时可以透过角膜发现瞳孔区出现白色。老年化、糖尿病、眼外伤,都能引起白内障。
Coats病:多发生于6岁以上男性儿童少年,视网膜血管广泛异常扩张,常伴有血管瘤,视网膜下形成大片白色渗出,常伴有出血和胆固醇结晶,进而继发视网膜脱离而呈白色瞳孔。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发生于接受过持续高浓度氧气治疗的早产儿,常在生后2-6周双眼发病,晚期玻璃体内血管增生,牵引视网膜形成皱褶,晶体后可见机化膜,瞳孔变白。
先天性白内障:各种影响胎儿晶状体发育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先天性白内障,可为单眼或双眼发生。多数为静止性的。少数出生后继续发展,瞳孔区有白色反射。
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本病为眼部先天异常,见于足月产婴儿,单眼发病多,表现为晶体后面有较厚的灰白色结缔组织并伴新生血管,多伴有小眼球,浅前房,瞳孔白色等。
版
权
声
明
此文章转载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