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瘤靶向治疗
2018-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骨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恶性肿瘤约65%-80%最终会发生骨转移,顽固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有乳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等,发生于脊柱的骨转移癌最多,其次为肋骨、骨盆、下肢长骨等。
氯化锶[89Sr]作为长效、靶向的成骨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用药,
具有以下特点:
1.长效:一次治疗一般可以止痛3至6个月。
2.靶向:直接抑杀骨肿瘤细胞,有效缓解骨痛。
3.安全:骨髓毒性反应小,无需特殊防护。
4.预防:针对隐匿性病灶,能减少和延缓新病灶骨痛发生。
5.方便:门诊治疗,无需住院,一个疗程仅需注射一次。
运城市急救中心·医院核医学科运城市急救中心·运城市医院核医学科创建于年,在晋南首家引进了美国GE公司生产的大型功能分子影像设备InfinaVCHawkeye4型PET/CT。本科室以PET/CT、ECT及核素内照射治疗为特色,拥有资深专家检查诊断,医院、医院著名专家会诊体系。
开展技术
★一、PET/C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临床应用的突出优势在:
1、肿瘤的早期诊断与良恶性鉴别诊断。
2、恶性肿瘤的精确诊断分期,从而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3、肿瘤治疗后疗效检测。
4、不明原因的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灶。
二、ECT检查项目
1、全身骨显像:常用于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能较CT、X线提前3-6个月发现病灶。
2、心肌灌注显像: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诊断敏感性为90%-96%,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3、甲状腺显像:了解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4、肾动态显像:了解左右分肾功能、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等。
5、心肌代谢显像:判断梗死部位的心肌是否存活,确定治疗方案。
6、肺灌注/通气显像:用于肺栓塞、肺不张等。
7、唾液腺显像:用于干燥综合征的诊断。
8、甲状腺癌I治疗后显像:了解甲状腺癌转移灶。
9、甲状旁腺显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及术前定位。
10、淋巴显像:前哨淋巴结的探查及淋巴水肿的诊断。
三、核素治疗项目
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3、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
4、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甲亢突眼等。
5、胶体磷酸铬(32P)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
6、核素敷贴治疗皮肤病(婴幼儿血管瘤、瘢痕、跖疣、痤疮、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局限性湿疹、尖锐湿疣等)。
7、内照射治疗各种耳聋。
★科室特色
1、PET/CT即全身肿瘤断层显像为晋南首家,也是目前晋南独家开展的分子影像学检查项目,能发现早期肿瘤,为临床可疑肿瘤的疑难病例做出明确诊断。
2、胶体磷酸铬(32P)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尤其卵巢癌腹腔转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我省首先开展的治疗项目。
3、核素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及皮肤瘢痕取得良好效果,为晋南独家开展此项目。
特色发展计划
计划开展实体瘤内核素注射治疗、腔内放射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等。
科室人员构成
目前科室共有科主任及医护技人员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1人、技师2人,护师1人。
王安虎,男,52岁,大同大学毕业,核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山西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核医学科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阅片诊断经验及核素治疗技术。
叶海燕,女,30岁,本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学习;医院PET/CT中心进修学习
袁平,女,26岁,本科,医师,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
邢伟平,男,30岁,护师,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学习,医院进修学习核素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及皮肤瘢痕等。
联系
-
-
王安虎主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