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的潜规则,你知道几个

2016-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

《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秋分养生潜规则五类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养生的潜规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阴阳平衡”,但是这里面的门道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防病潜规则有五类。

第一类“燥咳”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

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秋季感冒的病人,刚开始的时候是鼻咽部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

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

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

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

如果仅以咳嗽为主症者,则称为“秋燥咳嗽症”。

针对以上的症状,轻者吃点梨、蜂蜜、芝麻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即可缓解,若上述症状较重,则需中药调理。

常用的解除秋燥的药物有百合、玉竹等。

第二类“冻筋”

秋天是锻炼的好时机,这时因为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

也就是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适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运动之前,特别要注意做好充足的热身运动,还有手脚关节的保暖。

因为户外的清晨和夜晚天气骤凉,人体筋骨一时之间舒展不开,如果骤然运动,就容易受到刺激拉伤。

有的人在寒凉季节不注重关节的保养,认为运动能活络筋骨,却不知道刺骨的空气正在伤害你的身体。

运动过后凉风吹过,一身热汗变成凉汗,从而造成邪气入体,有过关节疾病者体会更深。

第三类“秋肥”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每年秋节来临,正当螃蟹肥美之时,许多的果实也在成熟。

可以说这是一个膏果丰美,令人大开吃戒的季节。

但是,正如秋分预示着阴阳平衡一样,万物生发也遵循着这一个定律。

与春分不同,秋分正是生机开始潜藏的季节,肥美的果肉也会蕴藏着“杀机”。

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淡薄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可见素、淡结合的饮食,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秋蟹肥

首先,螃蟹不是人人都适合吃,虽然秋蟹味美营养价值又高,却会对一些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螃蟹性寒,脾胃虚寒者应尽量少吃;患有伤风、胃病、腹泻、过敏体质者也不宜吃螃蟹;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尽量少吃蟹黄,以免胆固醇增高。另外,由于秋季易发过敏性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等呼吸道疾病,鱼虾海鲜、生冷辛辣、太咸或太甜的食物尽量少吃或是不吃。

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水果丰

其次,秋季干燥大家应该多吃一些清润温和的水果

葡萄

葡萄具有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消肿、利小便的功效。

适合贫血、高血压、水肿、神经衰弱、疲劳的人吃。葡萄含铁量较高,也适合儿童、妇女、体弱贫血者食用。

注意:

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葡萄;吃葡萄后也不能立刻喝水,否则容易腹泻;糖尿病患者不可多吃,每天最好不超过20粒。

苹果

苹果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

苹果味甘、性凉,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健胃消食、润肺悦心、涩肠止泻之功效。

可降低胆固醇、防动脉硬化、抗癌、抗疲劳,还有助于将钠排出体外。

注意:

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肾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梨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是防治秋燥的佳果。

生食梨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作用;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注意:

梨性寒,寒凉体质、脾虚腹泻者忌食。又因含糖量高,故糖尿病者少食。

石榴

有益,含大量果糖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味甘性温,为湿热类水果。

石榴对痢疾、脱肛和咽炎等有疗效。

注意:

体虚阴虚燥热者慎食;泻痢初起、有湿热者也不宜吃鲜果,即使常人也不宜多食,多食伤齿,且使人厌食。

鲜枣

新鲜的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大量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此外,大枣味甘性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注意:

大枣味甘能助湿壅气,多食易出现腹部胀满,凡痰浊壅盛、腹部胀满等症要慎用。

虽然水果有益身体健康,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行之有效,肠胃不好、容易腹泻的人,寒凉性的水果吃多了可能加重病情,所以要慎重选择。

第四类“过敏”

一到秋季,不少人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除了秋季过敏性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还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秋季的花粉、尘螨、霉菌等都可能引起过敏。

此外,秋季气候干燥,呼吸道也不够湿润,更容易诱发过敏症。

秋季空气中容易散布花粉等致敏物,温差又大,易引发过敏症状,比如:导致鼻塞、打喷嚏、流涕、喉咙发痒、眼皮肿胀等。

根据以往经验,国庆出游高峰后,由于接触到花粉等过敏原,过敏的患者可能会更多!

防治

秋分过后,气候干燥,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添衣,切勿盲目贪凉。

睡眠上也应注意迎合时宜,秋分后,天亮得晚、黑得早,可适当多睡会,早睡晚起。

此外,预防腹泻,还应从根本上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接触过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电梯扶手等要及时洗手,以防病从口入。

易过敏者外出郊游应避开花粉密集期,而化妆品过敏者应注意避免再次使用致敏物。

第五类“悲秋”

没错“悲秋”也是一种病,叫做“悲秋综合征”。

悲秋综合征,是指在秋天因景色萧瑟而使人产生的凄凉、苦闷之感,甚至焦虑、抑郁情绪。

换季是人们的身体对气候最敏感的时候,郁闷的心情也容易趁虚而入。

秋天来临,草叶飘零,容易让人产生萧瑟、凄凉之感。

人体生物钟也因不适应日照时间长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进而使得情绪与精神状态受到影响。

这是一种“心理亚健康”。

悲秋综合征的表现:

1、情绪低落、忧伤、悲观。

2、食欲和睡眠质量下降。

悲秋综合征的易患人群:

患上“悲秋病”的往往是一些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群。

常年在室内工作、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女性患者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50岁之间。

悲秋综合征的预防:

1、心理调节: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

2、改善营养: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

3、充足睡眠:每天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前入睡;要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小睡10到20分钟。

4、情感宣泄:多结交朋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

5、参加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

悲秋综合征的治疗:

1、轻中度抑郁,可以借助常喝花茶、常饮麦片粥等加以改善。

2、对于中度抑郁患者,常用的药方有甘麦大枣汤、逍遥散等;常用的药物有天麻、灵芝、郁金、绿萼梅、代代花、大枣等。

健康必读

好啦,秋分的注意事项就和“潜规则”都告诉大家了,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ysbj/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