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都在抢退烧药,这群人却在用黄豆煮水
2025/6/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城里人在抢布洛芬,农村人在煮黄豆泡水,同样预防新冠,这是我今年看到最割裂的城乡二元画面。
但我今天不想聊黄豆,而是另一个长期被我们忽略的群体:农村老人。疫情之下,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管控放松,谁又来为“互联网难民”提供帮助?
01.这几天打开某音,输入“黄豆”二字,随随便便就能看到海量关于“黄豆退烧”、“黄豆治疗新冠”等一系列视频。
视频的发布者大多地处农村,而点赞评论者不乏广西、湖南等非沿海省份,可见黄豆退烧抵御新冠,在一些农村已经成为了共识。
我在安徽老家的朋友圈也证实了这个猜测:不少人把泡好的黄豆晒在社交主页上。
黄豆能不能退烧治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些农村的大爷大妈平均五六十岁往上跑,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容易被舆论风向,甚至谣言带着跑。这里有三组数据: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约2亿人上下。
2.《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约37%的农村老人没上过学,46%的农村老人只上过小学,高中以上人口不到3%。
3.河北大学论文《新冠肺炎疫情下农村谣言的治理》显示:农村人对社交媒体言论的可信度系数为0.,远高于官方信息0.。
人口基数大、文化程度低、轻信自媒体信息,“煮黄豆泡水”广为流传我不奇怪。但这同样会带来一个后果:农村老人很难获得科学、有效的新冠防治信息。
当城里人在为莲花清瘟与辉瑞谁更好喋喋不休时,当城里人在为抗原试剂与布洛芬被谁“偷走”争的面红耳赤时,农村老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抗原,发烧了就用土方法,白菜根、大葱甚至生姜煮水喝,更有甚者用被子一捂了之。
除了获取信息困难,农村老人囊中羞涩,也成了防治新冠的一大阻力。
社保网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老人每月养老金在到元上下,与城镇职工存在天壤之别,然而一盒布洛芬正常售价二三十元,老人们宁愿买三四块钱一斤的黄豆,也不愿花小半个月的养老金买退烧药,实属正常。
有人会问:老人们的子女在哪里?年中国共有2.9亿农民工,绝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发达省份与内陆省会城市,让这些人回乡照顾农村老人,不现实。
02当国家走向开放,我国农村老人面临的另一项挑战在于:农村医疗资源根本不够用,甚至面临城市挤兑。
澎湃新闻12月22日报道:河北饶阳县缺医少药,医护人员从早八点到晚八点连轴转。当地的村医生王建英表示:自己去城里进药,但是根本进不来。
村子里有三百多户人家,绝大多数家里有老人,且很多老人患有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一旦感染新冠后果令她无法想象。
重庆高观镇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卫生院副院长李文春告诉记者:
他白天为病人治疗、晚上抽空为自己治病,现在卫生院最缺乏抗原试剂,目前全部依赖主管部门配发,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只有危重老人住院时,他们才会统一进行一次检测。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2.59人,其中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8人,仅为城市的45%;而城镇居民的门诊支出大于农村居民,约为农村居民的1.42倍。
但尽管农村医疗资源如此紧张,依旧有部分城里人,打起了农村医疗资源的主意。
有媒体报出,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