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治疗选择

2016-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确切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肿瘤样增生而形成血管瘤。

其临床表现随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生长速度、患者全身情况、肝组织损害及代偿程度而不同。肿瘤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多因其它疾病行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或行剖腹术时偶然被发现。有症状的血管瘤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表现为慢性隐痛或胀痛,多因瘤体生长迅速,牵拉肝包膜或合并血栓形成所致,肝包膜炎症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当肿瘤逐渐增大,压迫邻近器官时,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上腹隐痛、嗳气等症状。

肝血管瘤不会恶变,治疗取决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部位和生长速度等。对于血管瘤直径不到px且无任何临床症状又生长于肝实质内者,可门诊随访,医院检查,用B超观察瘤体的变化,无需特殊处理。若肿瘤直径大于7~px或有临床症状者,因瘤体增大出现对周围脏器的压迫症状,肿瘤增长较快(每年增长25px以上),或对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或估计可能出现瘤体破裂危及生命(实际上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少),以及与恶性肿瘤不能鉴别者均应进行有效的治疗。老年人估计手术耐受性比较差者,手术风险大,即使肿瘤较大,若无症状或症状轻对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影响者,可不予处理。需要指出的是,血管瘤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肝脏手术本身,因此是否选择手术,医生与病人都必须审时度势,三思而后行。

肝血管瘤没有特效药,如需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或射频消融术。可采用肝切除术或血管瘤包膜外剥除术。包膜外剥除术能完整剥除肿瘤而保留正常肝实质,是最为理想的疗法。我们目前可采用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治疗方式切除肝血管瘤,切除后破碎取出,腹部仅有4~5个1~50px大小的手术切口,病人术后7~10天就可出院。

介入治疗也是有效手段之一,但需严格掌握适应征,对介入手术操作要求较高。

肝血管瘤尤其是位置浅表者行穿刺活检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药物治疗,具有较高风险,可能引起血管瘤破裂出血,因此需要谨慎选择。









































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zzjj/1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