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3肝系统的功能作用

2021-7-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温馨提醒:点击以下录音,听中医基础课程哟!

怎么从人体判断肝胆失调,怎么样去观察,怎么样去辩证,怎么样去分清肝的虚实寒热?

西医里面的肝指的是肝脏本脏,中医里面的肝指的是肝系统

这节课跟大家讲肝系统,人体的肝系统,是把外在的自然的现象和人体的内在关联起来后形成的系统,所以我们称为肝系统。

肝在体为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在自然界中五行属木,五季属春,五色属青,五味属酸,五气属风,在人的身体里面肝与胆相表里。

肝在黄帝内经被封官为"将军",将军的特性是刚强的,所以肝气是主升的,主动的,但是容易抗议,大家都知道古代将军性格是我行我素的作风,将军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人,是一个胆大的人,是一个勇敢的人,谁都不怕,谁都敢打的人,将军的性格跟肝的特点是特别像的,将军都是很有本事的,但是个性很强,有的话他不一定听,有的观点他不一定采纳,他很睿智,他的计谋很多,他战略的思想也很好,他在打仗的时候有布局,所以我们把肝称之为将军之官。

肝为将军之官,心为君主之官(君主也就是皇帝),将军的性格刚强能出谋略,能想出很好的计谋,古代的皇帝一般都要听将军的一些意见,因为将军对边防是最了解的,所以,肝有辅助心进行思维和情感调节的作用。

肝是通过什么辅助心脏的呢?他为什么抑制心脏呢?怎么抑制的?因为肝有一个功能叫调动气的升降出入来调畅人体气的循环,心脏在推动血的循环过程一定需要气,所以肝可以制约心,心也可以去指挥肝。

肝脏人体的什么地方?

我们的膻中穴和后背的膈俞shu穴,中间有一层膈膜,我们把膈膜上面称为上焦,隔膜以下我们称为中焦。

肝在人体的腹腔之中,肝在横膈膜的下面,在人体的右肋里面就是肝的所在位置,肝的形状是由两叶组成,一个大一个小,颜色是紫红的,肝的下面还附有一个胆,大家看看图片就知道了,这是肝的位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肝是与胆相表里,那么肝为什么不跟别的相表里?为什么要找胆?最主要的原因是肝经络于胆,胆经络于肝,所以他们形成了一个内在的连接的关系,所以肝有问题会影响胆,胆有问题会影响肝,肝和胆他们两个必须是统一,所以经常有一句话叫肝胆相照,就是这个原因。

肝在体为筋

肝在人体是主筋的,按现代医学上面讲的是人体的韧带和筋膜,属于筋的畴。

按现代话来说韧带和筋膜,都属于筋的范畴,都归肝来管的,所以如果出现了关节的收缩问题,筋膜炎症,筋膜疼痛,这都是肝的问题。

肝其华在爪

肝要展现他肝血足不足,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展现肝的能力从爪可以看出来,爪包括了我们的手指甲和脚趾甲。

指甲为什么跟肝有这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的指甲属于筋的延续部分,也就是说你肝血足的人,韧带功能好的人,你的指甲长得比较好,并且比较厚,比较硬。

如果你的肝血不足的时候,你长的指甲一不红润,二无光泽,三还有一些条纹,四指甲长得很慢,五还有小孩肝血不足的时候,指甲容易拨下来了,指甲很脆很软。

所以我们可以从指甲上面去分析一个人的肝血足不足,因为肝主筋,筋之余为指甲。

肝开窍于目

眼睛为心灵之窗,眼睛代表了一个人的想法,代表了一个人的血液是否充足,代表了一人的情感反应,因为肝是主情感情志的,所以我们经常讲你有一个眼神就会让别人颠三倒四,你有一个眼神让别人害怕,你有一个眼神让别人感觉你有和睦的态度,都从你的内心发生出来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心灵之窗。

我们从眼睛视力上讲,肝血足的人当然视力好,肝血不足的人容易近视,所以戴眼镜近视的人,就是肝血不足的表性。

年纪大的人如果提前老花,也是肝血不足的表现。

肝在志为怒

肝的功能不好,就容易产生怒的情绪,怒发冲冠,气会往上走,所以发完脾气会有晕沉沉的感觉,因为血都到头部里面,所以心脑血管容易出现问题的人,一发怒,血一多往头部走,他的血管就容易爆。

肝的功能出现了太过的时候,就容易发脾气,容易发怒,容易出现粗鲁野蛮的动作。

当肝的功能出现了不足的,就会出现在情感上面容易纠结,容易憋屈,容易多愁善感,容易多疑多虑。

肝在液为泪

肝里面的血足不足还可以从我们的眼泪看出来,有的人经常出现眼睛干涩,眼泪为肝之液也是肝血所化生而来的,如果肝血不足化生的水分不够,眼睛就容易出现干涩的现象。

还有一些人出现迎风流泪,是因为肝气不足,固摄不了眼泪,正常人的眼泪是不多不少,足够润泽眼睛的。

肝五行属木,五季为春天,五气为风

我们春天养生要养肝,为什么呢?

因为主要是排毒的,肝在春天排毒最好的,肝的季节对应的是春季,五行属是木的,肝的特点是喜条达,不喜欢抑郁,条达就是你把它关起来他就不行了,他说的事情你如果不按他的要求干,他就不高兴了,他做的事情你不要总是去反对他,他会不高兴。

木生长得特点跟将军一样,我想干嘛就干嘛,你别干干涉我太多,所以他们的性格相像的。

肝在春天它容易生风,中医有句话,叫做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是指肢体的动摇,“眩”是指头昏眼花,头昏昏胀胀的或者眼睛看不清东西。

由内风引起的,都属于肝脏的疾病,比如说身体皮肤痒,过敏,手颤抖,眼睛不停眨眼,头不停摇摆的,关节不能伸直的,这些都是属于风的范畴,风为百病之长。当风入侵我们的身体时,风把寒带也带入身体,所以叫风寒。

把热带入身体所以叫风热,把湿带入身体所以叫风湿,所以好多病都跟风关系,所以肝好人的病都会少很多就是原因。

肝五色为青

从颜色上面来讲,肝主青色。

肝五味为酸

从味道上面,酸味可以激发人体肝功能的发挥,肝气虚的人适当吃些酸的可以激发肝的功能。

但是肝气太过的人,肝火旺的人不能多吃酸的,如果肝火旺的人吃了太多的酸的,肝属木,木容易克土,就会损伤了脾胃的功能,土又克水,肾属水,又损伤了肾的功能。

肝系统与外界的关系:五行属木,五季为春天,五气为风、五色为青、五味为酸。肝系统与人体的关系:在体为筋,其华为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系统有什么功能,从中医来看,肝系统有两个功能:

一,肝主疏泻

1.维持气血运行(气行则血行)

2.协助水液代谢(气行则水行)

3.调畅情绪(气机平稳)

4.促进消化(胆汁排泄促消化)

5.调节生殖(月经排精子)

肝有疏泻功能,疏是疏通的意思,把聚在一块的把它分开。泻,是指排泄,把垃圾倒出去的意思,把垃圾冲出去的意思,肝主疏泄就是指肝具有疏通全身的气机能够达到,把没用的东西,积在人体的痰、废水、淤血,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统统把他们排出去。

肝的疏泄功能不可以不足但又不能太过,所以中国的文化都讲究讲究中庸,你一点脾气没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如果太过也不行,伤着别人伤到自己,有句话叫: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肝的疏泄功能不及,意思就是舒解的不够,肝气郁结在肝系统里面,造成血瘀,情绪的不快,肝疏泄太过的就会导致,肝气上逆,肝风内动!容易产生怒的情绪,怒发冲冠,气会往上走,所以发完脾气会有晕沉沉的感觉,因为血都到头部里面,所以心脑血管容易出现问题的人,发怒,血一多往头部走,他的血管就容易爆发。所以要小心呐!血随气涌,甚至于溢出脉外,生气的人青筋暴起,有的太过了直接血管爆裂。

不论情绪郁闷还是说情绪暴怒,一个是气郁一个是暴怒,都是肝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人的思维,这个时候人的智商也会降低,所以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肝主宰着人体内在的消化系统,情志方面、物质的代谢,气血的循环,水液的代谢都归肝管,所以肝的疏泻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一旦身体内某个地方不通,或者是我们的气不正常,我们的血不正常,我们的水不正常,消化不正常,生殖不正常,一定跟肝有关系。

肝系统维持气血运行(气行则血行)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人体内气的循环要正常,中医叫气机,气机循环正常了,气血的运行就正常了,血液的供给就正常,有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气行血则行,如果肝的疏泻功能不好,就不能疏泄血液的正常运行,会出现血淤的现象,容易出现疼痛的现象。

肝系统协助水液代谢(气行则水行)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可以帮助水液的正常运转,因为气行则水行,人体使用过后的水液代谢功能就正常。

如果肝的疏泻功能下降,不能去代谢我们的水液,水排不出去,当然容易形成湿,形成湿以后就容易形成痰,痰化为脂肪,形成内脂和外脂,导致我们人体产生病变。

肝系统调畅情绪(气机平稳)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正常,我们人体的气血平和,情志就可以达到适应外界的各种事物和环境等,人就可以根据外界事物,环境来调节自己的心情,来形成心理活动,人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开朗心情,感恩的心情。

如果肝的疏泻功能失调,气机失调人的情绪一定出问题,

因为气机不畅,不能推动它循环,人又把所有的东西装在自己的心里面,而出现纠结、憋屈、多疑多虑,长吁短叹等等这些问题。

如果说我们疏泄太过了,气跑得太快了,就容易出现情绪急躁,性子急,脾气大了,容易动不动容易发火,

肝系统调节生殖(月经排精子)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我们的生殖功能也正常,月经是血,肝是藏血的,通过肝输送的血液可以调节你的月经,也可以调节女性的生殖系统功,还可以调控制男性生殖功能,所以我们只要把肝的功能强大起来,让它气机畅通通起来,让它肝行驶它的疏通和排泄的功能正常,人体的一切都会处在正常的状态。

如果肝的功能一旦失调,气机不畅,疏泻功能失调,月经就会失常,月经量多,女性容易出现崩漏,或者月经量少,还有男性容易出现阳痿早泻等等问题。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在人体的生命中是起着很大的作用。

肝系统促进消化(胆汁排泄促消化)

肝疏泄胆汁去帮助小肠孩消化,一旦肝的疏泻功能失调了,肝就不排胆汁,或者排太多胆汁,或者排太少胆汁。

如果肝排的胆汁少,就不够去消化食物,如果排多了,多余的胆汁就没活干,往上走形成口苦,往下走形成大便变化发绿,往外走形成皮肤发黄的现象。

如果说我们的气机正常,我们肝的疏泄功能正常,那么肝就会到胆囊,告诉胆囊说:把你的胆汁流去小肠,帮助小肠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帮助小肠把食物当中精髓的部分要吸收进来,中医把这部分叫做水谷之精,然后把水谷之精输送到脾,脾在肾的帮助下把水谷之精再输送到心肺化为气血供给人体运用。

所以将军是不好当的,也不容易升到将军,将军管的事情太多了。肝在推动水循环,肝在推动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这就是西医讲的排毒的作用。

肝系统的第二功能,有藏血的功能

二.肝藏血

储藏血液(滋养与制约肝胆)

调血量(人活动时供给,静止时储存)

防出血(约束血脉不外溢)

肝有藏血的功能,什么叫藏血?就是储藏血液的功能,人体的血由脾来提供原料,在心脏生成血液,储存的地方在人体的肝,所有的血都会回到肝,中医有这句话,叫夜卧血归肝,意思就是说人睡着以后,身体上除了正常运行需要的血液以外,多余的回到了肝脏进行沉淀排毒,然后把这些毒素转送到胆里面,再由胆转移到小肠,通过小便大便排出去。

肝藏血,肝的血液是一种温暖的状态,肝血怎么来的温度呢?如果气推动血循环快,产生的温度就高,如果气循环慢,产生的温度就低,所以温度高的人一定是血液循环快的,温度低的人一定是血液循环慢的。

气有温煦的作用,因为气足了,气循坏快产生热量大,所以肝是可以通过调节气,保证人体的体温温度,也就是36度5到36度8,而这个温度的产生地还跟肾有关系。

肝储藏血液(滋养与制约肝胆)

肝藏血液可以滋养我们人体的肝脏,它藏血第一个要滋养肝脏本脏,我家里是管血的,我自己就要先吃饱,我自己都吃不饱,肯定很多工作我就不做了,所以首先要滋养肝脏,还要供应其他器官的需求。

其他器官关需要多血少不是器官本身决定的,是由肝来决定的。肝根据它的需求需要多大的血量,通过气把血运行过去,所以肝它具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肝是根据某一个器官的需求,来进行安排的调配的。

肝调血量(人活动时供给,静止时储存)

肝调节人体血量,就像将军行军打仗,某一个地方需要多少兵力,将军都会调配过去,兵力就是力量相当于人体的血液。

血液到了人体的肌肉,肌肉就可以产生力量。比如说我一拳打下去,肝这时候就会想,需要多少血液会产生多大的力量,肝这时候会马上把血液供给肌肉,所以肝有调节血液的作用,肝是怎么去调节的?肝是通过人体的气,气跑快一点气大一点推动的血量就多,所以血液推动到器官后产生的力量就大。

肝防出血(约束血脉不外溢)

肝能防止出血,保持血液在血管里面运行,不要到处乱跑,如果到处乱跑就成了离经之血,血液一外出回不来了,想回都回不去了,那么回不来怎么办?血液就会到处找口,往上走可能我们的五官出血,到了下面我们的生殖出血,所以五官九窍出血就是由于肝的藏血功能,防止出血的功能失调而引起的。

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如果肝血不足了,也就是说我仓库里没血了,那么供应到头脑上就没那么多血,血虚就会生风,风在里面到处转,人的反应感觉就会出现一看见那房子倒了车歪,有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眼睛会有一种胀痛的现象,头也有一种胀痛的现象。特别还容易出现两边的胆经的偏头通,这种情况叫肝阳上亢。

血虚之后容易生阳,阴虚就容易产生火旺。如果肝的藏血功能不够,当然营养也不够的,化成液体不够,阴液不够,如果血不足,肝血不能化为泪,就会出现两眼干涩,看东西比较模糊,近视眼,还有些到了晚上天黑他就看不见。

如果肝的藏血功能不够,血是养阴的,肝在体为筋,那么我们的关节收缩问题,肢体的麻木,还有肢体出现颤抖现象,还有一些拿筷子拿不动的现象,这都是血不养筋导致的。

如果肝不藏血,月经是血,就会出现月经的血量很少,颜色很淡,有的人甚至没有到闭经的年龄,提前到更年期,提前闭经,都是肝血不足导致的。

肝与胆相表里,胆的位置在哪?

胆就在肝的下面,和肝之间有个小小的膜膈着,以膜相膈。胆简单理解就是装胆汁的器官,外面看着很实在里头是空的,它的作用是储存肝生产的胆汁,排泄这些胆汁,肝安排胆汁排去哪,胆汁就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胆在形态上和腑是相同的,在功能又像脏,所以我们这类型的脏腑称为奇恒之腑,所以胆属于奇恒之腑的范畴。

胆的功能

1.助消化(储存胆汁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指在人的精神状态起到决断的作用,勇者:决断正确,怯者:胆气虚)

胆储存胆汁和排泄胆汁,然后由肝来安排胆汁叫胆汁到小肠去帮助消化,去多少由肝说了算。

在人的精神状态上起决断的作用,就是给你做决断的,站在公正的立场做断定。

肝胆相照,胆为中正之官,胆是站在中间的立场,他会用不偏不倚的观点来去判断问题。

所以黄帝内经把胆封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在人体主谋略的,想很多问题,有的人想来想去,干还是不干,不干不行,干了之后又怎么样,不干有多少好处,干了有多少坏处,所以纠结憋屈,这种人胆小,拿不定主意,这是胆出来了问题,所以肝想出了很多主意,谋略很多想的多,计谋也很卡,但是他做不了决定。

打个比方,2夫妻,男人好比是肝,而女人好比是胆,这个男人想了很多很多主意回来跟老婆说:老婆我该怎么干,老婆说该怎这样干。所以我们的肝想问题,胆能够做决定,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判断胆的功能好不好?

很简单,有的人做决定很快,他很勇敢,做的决断很正确,就是我们说的勇者。

如果你的胆气不足,你就胆小,有的人怕高,优荣寡断,想去有不敢,没勇气,经常有一句话叫胆小鬼,这就是胆气不足而形成的。

胆的问题出现了之后,从哪去看呢?

胆的排泄功能失调了,没有把胆汁排到小肠里面去,那么胆汁就会储存在你的胆里面。胆囊装满胆汁后就会是胀满,肝区也会有胀痛现象的。

因为胆汁在胆囊里面长期放久了,瘀久就化热,胆汁里面还有水,所以形成胆囊炎。

胆汁里面有水,水的代谢功能不好就化成痰,痰容易形成脂肪,长肉瘤,所以就出现胆息肉。

胆汁不过来就帮助不了小肠的消化与吸收,所以就会影响消化系统,出现胃胀,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吃完的食物消化不了下不去,所以你吃进去的食物想吐出来,吐出来胆汁往上走,会有有口苦的现象,往下走容易排到大便会发绿,胆汁往外走,容易形成皮肤发黄的现象。

如果胆决断的功能失调,你就会胆小怕事了,这个也怕,那个也怕,甚至到了晚上睡觉都不敢,怕鬼,怕小偷来了,怕强盗来了,由于胆小怕事,容易惊恐导致晚上失眠多梦,不敢睡觉,甚至呗吓久了以后,神智有些异常的现象。这都属于胆气虚导致的。

当然有很多胆大的人,容易急躁,容易发怒,血气方刚的,一下子做了错误的决定,做了一些后悔的事情。这是胆气太过导致的。

肝系统有没有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去考核。

第一方面:是整体观,在我们人这里整体里,肝和谁有关系?这时候要运用要五行相生和相克关系,肝五行属木,肾五行属水,肺五行属金,他们之间的五行关系是水生木,金克木。

在五行中,水可以生木,肝属木,肾属水,所以肝的功能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去补肾。因为补肾等于补肝,肾水生肝木。

肾属水,肾是主水的,我们血液里面70%都是水分,如果我们的水不够,血液的浓度就一定会增大导致火气过旺。

在五行中,金克木,肺属金,肝属木,金属可以砍木,所以肝一旦太过,我们用肺可以克制他,不让肝去打架,你想打架我不让你打,起到制约作用。

所以只要肝火旺,一定要把肺的功能强大起来,就是气要足,强大以后它的力量去克制肝,但是肺补的是气,肝一旦有火,心有火,肺也有火,这个时候如果一补的又上火了。在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学了气血生成循环图,在实际操作上要把肺的功能强大起来,一定是要补脾和补肾的,脾肾的功能好才能把营养往上送给肺。千万不要直接去艾灸肺上面的穴位,一艾灸火就更大了。

在五行中,肝克土,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克脾土,木在生长中一定会消耗土壤里面的水分,一消耗水分以后土就变不好了。所以肝一旺脾就虚。

那脾虚了就导致什么后果呢?

脾胃是一家的,就会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表现最多的是上逆,气走反了,因为你消化不好,把胃下面的幽堵门死了,而肝的气又需要到处循环怎么办呢?气不能往下面走,怎么办呢?就往上走,所以很多人出现了打嗝,反酸,反食流....这种情况就是气往上走,走反了,胃的东西应该是往下走的,我们把胃部出现的这种情况叫做肝气犯胃。

我们要去调理肝,首先要分清它的是虚寒还是实热。

肝为刚脏,他的性格很刚强,即使自己没有钱他也说有钱,他就像一个爱面子不愿意丢面子的人。

肝在一般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去乱补,因为肝属木,木容易生火,森林树木多容易发火。

肝脏不能多补也不能多泻,为什么?你把肝打压一下,真打了趴也不行。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只能说你有钱没有钱回家去吧,这种方法叫做平补平泻。什么叫平补,什么叫平?

比如刮痧,刮得快叫泻,刮得重叫泻。刮得轻叫补,刮得慢叫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刮得快配刮得轻,刮的力重就要刮得慢。这就是平补平泻的方法。

当一个人肝火旺,泻的是胆经,肝经是不能泻的,本来就是因为肝血不足才导致的火旺,你就更不能叫肝拿钱,因为他家没钱,实际操作要泻的是胆经,中医有句话叫做,五脏宜补不宜泻,六腑宜泻不宜补。

肝为什么这么大火?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叫阴虚火旺,肝的阴是血,因为肝是藏血的,所以我们要补血得去补脾补肾+泻胆经达平补平泻的作用,这是一种平衡的原理。

如果肝火太旺,我们就应该多泻少补,如果肝火有一点点,我们应该少泄多补,这是五脏的整体观。

肝有没有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第二个方面是:辩证观

1.肝脏经常会有哪些问题?首先第一个我们从肝脏的本身来讲,肝脏本身有哪些病?肝硬化、脂肪肝,还有肝的血管瘤,还有酒精肝,肝囊肿瘤,还有肝癌等等。

2.肝与胆相表里,胆会有什么问题?有胆囊炎、胆结石,胆息肉...等这些问题都归属到肝系统出问题。

3.我们要去观察一个人的肝脏有没有问题从哪去观察?首先在体为筋,筋指的是韧带和筋膜。

有的人韧带松弛,有很多人的腰是往后仰的,医院拍片子医生说是角弓反张,本来正常人是正的,他反过来了,说明他韧带长了。为什么会长?

因为热多了,热胀冷缩。如果走路,人是往前弯曲倾斜,这是肝血不足引起的,虚则生寒,寒则导致筋缩回来。因为寒有个特点,叫收引,往回收。

有很多人的关节伸不直,手指头都伸不直,还有抽筋,麻木,头不停摇晃,手不停颤抖,发抖,都是不正常的。以上这些问题都应该找肝,这是从身体上面讲。

肝开窍于目,迎风流泪,眼睛干涩,眼睛发红、眼睛发黄,眼睛痒,近视戴眼镜的人,眼睛老眼花的人,统统都是肝的问题。

肝其华在爪,手指的指甲和脚趾的指甲,有的人的指甲长得很快乐,有的人长得很慢。指甲是筋往前延伸出来的,如果肝血充足,指甲就会红而润泽,如果你的指甲长太快,比一般人快得多,说明了你的肝火太旺,如果指甲长得很慢,说明你的肝血不足,你家里没有肥料,当然长不快。

大家想象一下,太阳太大,外面的树晒干容易枯萎枯枯了。所以如果说肝火旺直接指甲就会薄,脆。有很多人的指甲根本不用指甲钳,直接撕下来得。还有很多人什么?指甲很脆,容易发裂的现象,这是肝火旺现象。

还有指甲上面很多的竖纹,这就是肝血不足的现象。肝血不足,指甲就没有光泽,并且很薄,很软,因为没长成熟。

有两样东西,女人经常在有,一个是指甲油,还有一个是口头都是遮丑的,因为我们女人的血不够,嘴唇不够光泽,指甲颜色不好看。所有的指甲的问题,我们统统肝。

肝主情志,志就是一个人的情感活动,就是指情绪,容易肝气纠结的人,是因为你的气循环不了,在某个地方堵上了,那为什么会堵在胸口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们的膻中穴和后背的膈俞shu穴,中间有一层膈膜,我们把膈膜上面称为上焦,肚脐眼和肾俞穴有一个隔膜,隔膜以上是中焦,膈膜以下是下焦,分成三等分,上面为上焦,中间为中焦,下面为下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肝在中焦,因为气特点往上走,但是有个隔膜挡住了,所以形成了胸闷的现象,我们的乳腺有在旁边,所以肝气不舒畅的时候,气不循环的时候,气推动不了水和血的循环,还容易出现乳腺问题。

我们不管生活过得怎么样,不管是事业家庭过得怎么样,一定要开心的过,因为你不开心容易导致你气循环不畅,等待你的就是疾病的来临。这是肝气不足,肝郁结导致的。

如果肝火太旺了,肝的气往上走人出现发怒的现象,这种人会性子急,脾气大、野蛮、粗鲁。

肝在液为泪,眼泪是肝血化生长,肝血不足的情况下,眼睛就会干涉,一干涉眼睛还容易发痒,发红。

迎风流泪,为什么眼泪会流出来?因为气有一个固摄的作用,肝气不足,所以出现了迎风流泪的现象。

近视戴眼镜的人是肝血不足不引起的,这些问题统统归纳到肝系统。

在第一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气血生成循环图,知道了气血是如何生成的,我们再看看肝是如何影响消化系统的。

食物通过破后通过食管进入胃,胃食物消化成食糜,食糜简单得理解就是米浆状。

这些食糜到了小肠,小肠需要胆汁来帮助消化,饿哦打个比喻,胆每天早上8点排1克胆汁到小肠,每天中午12点给1克,每天晚上7点给1克,来帮助消化,如果一个人的肝血不足,肝说,我懒得管你,你想去2克胆汁也行,你想去5克胆汁也行,因为我自己也没吃饱,我不想管事了,肝的功能失调了,那么胆汁的排泄没人管了,而胆是储存胆汁的,还有排泄胆汁的,但是排泄胆汁还得肝说了算,肝如果没有吃饱,不想管事,就会任由胆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如果胆汁少了,那豆浆和豆渣肯定没法分开。

如果胆汁多了,一下来了4克胆汁到小肠,胆汁说:这么一点工作,不需要那么多胆汁,有1克帮助消化就可以了,其他2克胆汁干嘛去呢?其他3克胆汁会说,你1个人在这里工作就行了,我们三个去转一转。

一转的时候发现上面有个门,我往上走看看,胆汁去到了口里,因为胆汁是苦的,反映到嘴就出现口苦的现象。

还有1克胆汁说,那我到下面去转一转,看一看,道下面一看还有个门,是肛门,这是大便的的地方,胆汁是黄绿色的,所以大便就发绿。

还有1克胆汁说,你往上,你往下走,我不和你们重复了,我往外面走,外面都到了皮肤,皮肤就变成黄疸。

特别是小孩,很多有黄疸,所以脾胃功能不好,容易产生皮肤发黄,就是这个原因。

肝功能好就有利于小肠的排泄,小肠的排泄有利于肝的疏泻。

大家想一想如果胆汁排泄不了,胆子在胆囊里一直装着就会产生什么问题?因为胆汁在胆囊里面放的时间长了,发霉了,长细菌了,胆汁是水状的,有湿,在胆汁里面存久了,郁久化热,有湿有热就变成了胆囊炎。

因为水多了在胆囊里容易形脂肪,一旦脂肪形成就是胆息肉。

如果胆汁堵在胆管去不到小肠,就变成胆管的疾病。

因为肝排毒是排到胆里面,胆里面如果有很多垃圾沉淀下来,这叫胆结石。

我们学完五脏之后,你就会知道,我看眼睛想到了肝,我看指甲想到肝,我看皮肤汗毛想到了肺,我看口想到了脾,我看到骨头想到了肾。当你把他们分清楚了以后,我们再根据这些特点去归纳到某一家去,中医叫病位。

大家要记住一句话,学中医一定要发挥想象,中医有个特点,叫以象测脏,以象测脏就是以身体外表所发生的情况来推测你内在脏腑的功能好坏。例如:肝开窍于目,眼睛出现迎风流泪是肝的问题,为什么眼泪会流出来?

因为气有一个固摄的作用,由于肝气不足,导致出现迎风流泪的现象。这就是通过身体外表所发生的情况来推测你内在脏腑的功能好坏。

我刚才说了那么多病证无非就两个情况,通过中医的以象测脏来区别,第一种是肝气虚的或者肝血不足导致的属于虚寒证,第2种是肝火太旺导致的,属于实热证,这2种情况是疾病的起因,出现这2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演变成严重的疾病。

我们调理身体,相当于手里拿着一杆秤,气,血,水,温度这4个生命物质都放上去秤,如果某个生命物质高了,我要把他拿一点下来,如果某个生命物质低了我要给他补一点上去。虚寒的补虚去寒,实热的泻热降火。

比如说他是肝血不足的人,属于虚寒,我们应该补。

肝火旺的人属于实热,我们应该泻。

这里面有一个很复杂的情况,肝血不足,血属阴,但是阴虚则火旺,这种人他不仅虚还火旺。

比如说我在肝血不足的时候,我纠结了,但是由于长时间缺血,阴虚就火旺,结果我就变成脾气大了,所以它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但是我们在考虑一个人的问题时,只考虑当下,如果这个人今天的火气大,按肝火旺来调理。

中医的最大优势是: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是根据人的疾病发展规律去推演的,比如说我看见你缺水了,就像树的土壤水不够,那树叶肯定发黄了,树皮容易掉,反应到人体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候,如果发现树容易脱皮,叶子黄了,我就知道是水少了,水少了,这颗树的结局就是干得枯萎死掉了。

如果我们要救活这颗树怎么办?我们给树加水,这个生活例子运用到中医调理就叫做滋阴,人活着无非就是4个东西,人得有气,人得有血,人得有水,还得有温度。

人体缺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人体的血堵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人体的气不循环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人体的气不足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人的疾病是有发展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提前调理身体,达到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学习中医的主要目的是要让顾客提前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刚才我们讲的那么多病症都是归属到肝系统,实际上就只有两个问题,不是虚寒导致的,就是实热导致。虚寒和实热很好区分,肝血不足,肝气不足的,属于虚寒症,肝火旺,有热的有火的就是实热症。

把虚寒和实热分清楚以后,再根据虚则补,实则泻的原则,给出调理方案。

肝系统虚寒调理方法:1.艾灸补脾

第一种肝气虚的或者肝血不足的人,属于虚寒证,调理方法是艾灸补脾,气血的原材料来源于脾,脾好了,自然有足够的血。

肝系统实热调理方法:1.刮痧膀胱经和胆经泻火2.艾灸补脾

第二种,肝火太旺的人,要先泻后补,先把火泄下来,先泻膀胱经和胆经,可以用刮痧,再来艾灸补脾达到生血的目的,血足了,就不会产生火旺的现象,身体就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其实虚寒实热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变化的,例如当一个人肝血不足,那就是虚症,但是这个人熬夜后耗伤血液,因为熬夜是对血的消耗,血属阴,阴虚则火旺,火旺以后出现的症状就变成实热证了,它是会不断转换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中医是做八纲辨证的,八纲是指从虚实寒热表里阴阳这八纲去做辩证之后,再断定他到底应该怎么是什么问题,因为大家刚开始学习,怕大家会理解不了,所以我就把他们分为两种了,一个是虚寒,一个是实热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zzjj/11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