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肺血管瘤 > 症状讲解 > > 官宣渭南日报

官宣渭南日报

2021-10-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帮扶队队长、县医院挂职副院长张歆正在带教超声科医师

帮扶专家走访慰问贫困户

渭南日报记者崔晓怡通讯员杨俊武

  从江苏省镇江市到渭南的地理距离是多公里,在苏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中,一支医院的专家队伍不远千里,在他乡的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曲医者赞歌。   为贯彻落实江苏、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苏陕对口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年间,江苏省共派出60医院对口支援我省56医院,医院医疗中心建设、综合能力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等。   5月21日至22日,医院院长陈德玉、业务副院长陈吉祥、医务处处长徐永中、护理部主任医院,深入急诊科、病理科、功能科、重症医学科等,通过现场交流和探讨,进行前期的精准对接,医院的发展需求和薄弱环节。   回到镇江后,陈德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判,精准选人,选拔张歆等5名优秀的中青年医院进行帮扶,希望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帮扶、能力提升、学术促进、资源共享、驻院带教等多种形式,实现精准帮扶,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6月19日,陈德玉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将张歆、朱孝中、毛学群、魏青、赵小辉5位帮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陈德玉一再叮嘱帮扶队员,要克服困难,沉下心来传技术、补短板、促提升,让帮扶工作在蒲城落地见效。   承载着组织的重托和蒲城百姓的期盼,帮扶队员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南北两地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迅速开展帮扶工作。   这5位医生可不一般,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歆是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的微创介入治疗领域专家;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孝中是医学博士,在心脏、肺部微创手术治疗方面颇有造诣;介入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毛学群是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方面的专家;伤口造口副主任护师魏青是具有国际资质的伤口造口师;“80后”主治医师赵小辉是病理科专家,擅长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医院重点科室的骨干医生,更是在前期沟通的基础上,医院亟待发展提高的专业需求,精心选派的专家。   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不仅坐诊、义诊、举办讲座、开展手术,还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医院医护人员提升诊疗水平,为医院发展“把脉”。   医院而言,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治疗是一项新技术。医院医生扎实掌握这项技术,张歆采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的方法,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从基础起步,注重细节和带教。每周一到周五,他都在科室上班。上午,会诊疑难危重病患,下午,开展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治疗,耐心答疑解惑,手把手传授技能。目前,共会诊各类疑难病例余例,完成超声下造影、穿刺活检及治疗百余例,并指导科室制定完善相关造影穿刺治疗规范及危急情况下的抢救流程。   “不忘初心为国家,时光荏苒如梦马;只恐轻薄无功矜,汗影相伴慰韶华。”这是朱孝中的帮扶工作感言。工作中,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科发展与专科建设方面。在学科发展方面,他参与创建肿瘤MDT多学科诊疗团队,也就是多个学科的专家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团队,以会诊的形式,提出最符合病人的治疗方案。经过两个多月,县医院学科间相互交流多了,沟通多了,工作效率提高;县医院医生、护士的思路更开阔,经验更丰富;疾病诊疗进一步规范,患者不仅获得个体化、精细化的诊疗服务,还减少了诊疗费用。在专科建设上,他带领团队完成全县首例完全胸腔镜下左肺下叶背段解剖性切除术,使全县胸外普外科微创技术再上新台阶。   说起毛学群,县医院介入放射科的医护人员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在他的指导下,科室不仅彻底取消在胃肠机下的介入工作,减少X射线对一线医生的辐射和伤害,并成功开展肝癌、肾癌和血管瘤等肿瘤介入治疗。为了使更多医生、患者了解介入治疗的意义和优势,他还指导科室编写《介入治疗宣传册》,帮助基层规范介入诊疗的使用。   作为帮扶工作队中唯一的女队员,魏青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率先设立全市首家县级伤口造口门诊,采用国际先进的湿性疗法,运用湿性愈合敷料,加速伤口愈合,减轻患者在伤口造口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县医院伤口造口门诊自7月23日开诊以来,已治疗患者余人,医院乃至全市医疗领域的空白。她还选拔石欢等优秀护士外出学习,帮助她们成长进步,使伤口造口门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特殊检查项目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尤为重要。在赵小辉的指导帮助下,县医院病理科已成功开展术中快速冰冻诊断,精准地指导临床手术工作方案。同时,他配合相关科室开展新项目,如超声科开展的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前列腺穿刺、体表包块穿刺、淋巴结穿刺,CT室开展的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穿刺活检等。对于每一例常规病理切片,他都进行复诊,避免发出错误报告。工作期间,他成功诊断一例全国仅报道5例的罕见肿瘤——浅表性CD34阳性的纤维母细胞肿瘤,医院病理科的诊断水平和知名度。   与此同时,帮扶队还积极开展培训,把前沿的理论、思想医院医护人员,医院培训一批骨干医生,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工作中,帮医院举办的各类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医院的要求落到实处,让蒲城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陈庄镇白卤井村贫困户邱大爷今年70岁,却还要照顾因重度脑颅损伤成为植物人的儿子,因为护理不当,邱大爷的儿子发生左胫骨内上踝压力性损伤,情况非常严重。医院开设伤口造口门诊,邱大爷便赶来向医生进行咨询。得知老人的情况后,魏青上门为邱大爷的儿子免费诊疗,经过几次换药护理,如今,伤口已经痊愈。9月5日,帮扶队5名工作人员一同看望邱大爷一家人,并讲解护理知识,送上爱心捐款元。   心手相连,守护健康。苏陕协作就像一座桥梁,不仅让两地的医生在学术上得到交流提高,更让两地群众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对口帮扶,离家千里,无法孝敬父母、照顾妻儿。采访中,谈及镇江老家时,帮扶队员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正如他们所言:“医院的学科建设日益强大,看到老百姓满意而归,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觉得此文有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zzjj/12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