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时好时坏,你知道为什么吗

2022-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易发部位

抽动症是多组肌群同时或相继抽动,但其易发部位不尽相同。国外有人总结六百多例抽动患者抽动症状终生分布的百分比如下:

单纯抽动:单纯面部抽动占93.1%。

头颈部抽动91%。

上肢抽动者68.6%。

下肢抽动者40.7%。

躯干部抽动者46.5%。

单纯发音抽动者98.5%。

复杂运动抽动者68.5%。

受累最多的易发部位是头颈区。

鉴别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李艳波主任认为:儿童多动症比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高,所以人们对多动症的认识较深刻。又因两者名字类似,故易于混淆。但两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必须加以区别。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和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从婴幼儿期即表现为易兴奋、睡眠差、喂养困难等,年龄渐大,活动明显增加,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钮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缺乏控制能力;平时好与人争吵,容易激动;不听话,不讲道理,无礼貌,不避危险等;对指试验阳性。

抽动-秽语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脑轻微功能障碍引起的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临床诊断

⑴症状开始于2~15岁之间。

⑵反复出现眼肌、面肌、四肢、躯干部肌肉多发性不自主抽动。

⑶喉部异常发音及模仿语言,模仿动作。

⑷以上症状轻重交替出现,感冒、腹泻、精神紧张或看电视时间过长,有时可使症状加重,入睡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⑸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部分症状能短时间自我抑制。

⑹除外风湿性舞蹈病(应检查血沉、抗链“O”、C反应蛋白)、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应检查肝功、血浆铜蓝蛋白)等类似疾病。

抽动症容易被误诊:

⒈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

⒉家长对此症的不认同。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⒊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

⒋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李艳波主任病案:患者王某,男,10岁。初诊日期为年7月2日。四肢抽动伴点头、耸肩2年余。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曾口服氟哌啶醇,效果不佳。时见四肢抽动明显,幅度较大,有力,并腹肌抽动、点头、耸肩,时有甩手,偶有挤眼,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数。患儿平时急躁易怒,任性。辨证为肝亢风动。

治当清肝泻火、息风通络。处方:柴胡15g,炒白芍30g,炒枳壳15g,龙胆草15g,黄芩10g,菊花10g,夏枯草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石决明24g,天麻10g,钩藤10g,蜈蚣2条,全蝎6g,伸筋草15g,鸡血藤10g,甘草6g。1个疗程,水煎服,分2次温服之。2019年7月12日复诊,服上药后,烦躁症状明显减轻,大便较通畅,肢体及腹肌抽动减轻,紧张时仍较显,偶有点头、耸肩,上方去蜈蚣、全蝎加葛根15g,僵蚕10g,蝉蜕10g。10剂继服。后守上方加减20余服,病情稳定后制成水丸服3月余,始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儿平素急躁任性,性情固执,久之肝失疏泄,郁而不展,化火生风所致,以龙肝泻肝汤清泻肝胆之火,并羚角钩藤汤息风通络而取胜;二诊患儿抽动减轻,故去蜈蚣、全蝎,仍有耸肩、点头等,加葛根、僵蚕、蝉蜕等息风镇痉,标本兼顾故病愈。

北京仁爱堂中医门诊部每周六(固定)、每周日(随机)出诊。 预约或咨询请拨打仁爱堂统一(工作时间早八点至晚九点)挂号 

GPS导航:北京仁爱堂国医馆。 

欢迎添加客服

更多讯息

添加好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zzjj/12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