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科院皮肤病医院医生手记血管性肉芽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无意中发现自己手上或脸上长了一个小红疙瘩,没有放到心上,不小心碰到就会出血,而后会逐渐增大。患者普遍认为是血管瘤来就诊,其实这种红色的小血管瘤是血管性肉芽肿。
那么什么是血管性肉芽肿呢?
血管性肉芽肿又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是一种后天性、良性结节状增生,大多是在皮肤穿通性外伤后,新生成的血管形成息肉状损害,一般可迅速长大。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发生于身体比较容易外伤的部位。早期损害为鲜红或者棕红色丘疹,缓慢或迅速增大,形成有蒂或无蒂结节,表面光滑或疣状,一般直径5-10mm,但也可达到数厘米,质软,无自觉痛或者压痛,轻度外伤后容易大量出血。
治疗方案:
以往的治疗中选择冷冻或者微波治疗,治疗中容易出血,出血后不易止血,并且愈后易留有瘢痕。
目前双波长染料激光是治疗血管性肉芽肿的最佳的治疗方案,双波长染料激光选择性好,有足够的脉冲能量,特定的波长,可被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而凝固,以至于正常皮肤不受损害、保持皮肤美观,而且激光治疗后护理非常简单,可以完全治愈不留疤痕。
应该如何预防?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2、预防和控制感染,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3、避免风寒湿,避免过累,忌烟酒,忌吃辛辣食物。早期诊断,了解感染情况,做好临床观察,早期发现各个系统的损害,早期治疗,主要控制感染。
4、注意肺、肾、心及皮肤病变,并注意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此外,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亦可能被累及,应用中药可有调节免疫,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