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鼻血怎么办
2017-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在门诊经常有家长来咨询孩子反复出鼻血的问题,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希望通过这次的科普,能让大家对儿童鼻出血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并掌握预防和处理鼻出血的正确方法。
发病机理
鼻腔内血管分布丰富,鼻腔的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眼动脉在鼻腔的主要分支为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上颌动脉在翼腭窝相继分出蝶腭动脉、眶下动脉和腭大动脉供应鼻腔。筛前动脉主要供应鼻腔外侧壁的前上部、鼻中隔前上部,筛后动脉供应鼻腔外侧壁的后上部、鼻中隔后上部,并与蝶颚动脉分支吻合。蝶腭动脉分支供应鼻中隔后部、下部及前下部。眶下动脉分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前部。腭大动脉供应鼻中隔前下部分。另外颈外动脉的面动脉分支上唇动脉供应鼻前庭及鼻中隔前下部。蝶腭动脉的分支、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的分支与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吻合形成网状动脉丛,称为Little’s区,是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发病原因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可因鼻腔本身疾病引起,也可因鼻腔周围或全身性疾病诱发。
局部原因
(1)鼻部损伤:①机械性创伤:如车祸、跌伤、拳击伤及挖鼻等,是引起鼻出血常见的原因。②气压性损伤:在高空飞行、潜水过程中,如果鼻窦内外的气压差突然变化过大,会使鼻腔鼻窦内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③放疗性损伤:头颈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鼻黏膜发生充血水肿,或上皮脱落,也可出现鼻出血。
(2)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该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的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故黏膜变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存在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由于穿孔边缘的黏膜干燥、糜烂及干痴脱落,可引起反复鼻出血。
(3)鼻部炎症:①鼻部非特异性炎症:急性鼻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易引起鼻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②鼻部特异性感染:结核、狼疮、梅毒、麻风和白喉等特异性感染,因有黏膜糜烂、溃疡、肉芽、鼻中隔穿孔可引起鼻出血。
(4)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其中最易发生鼻出血者为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
(5)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多为单侧鼻出血,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于鼻腔内,可致鼻腔黏膜糜烂出血。动物性鼻腔异物,如水蛭等,可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
全身原因
(1)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①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缺陷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C缺乏症、过敏性紫癜、药物性血管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血管性假血友病等。②血小板数量或机能障碍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等。③凝血因子障碍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④血液的自身抗凝作用过强:如抗凝剂使用不当、血循环中存在抗纤维蛋白原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或加快,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2)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感、流感、出血热、猩红热、疟疾、麻疹及伤寒等。多因高热、血管发生中毒性损害,鼻黏膜充血、肿胀及干燥,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较少,多发生于发热期,且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前部。
(3)心血管系统疾病:①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血管硬化是其病理基础。血压增高,特别是在便秘、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时,可使鼻血管破裂,造成鼻出血。另外,打喷嚏、用力咳嗽、猛力的经鼻呼吸或鼻腔按摩,也是鼻出血反复和难以控制的因素。②静脉压增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颈部或纵隔占位性病变等疾病,可致上腔静脉高压,这些患者的鼻腔及鼻咽静脉常怒张淤血,当患者剧烈咳嗽或其他诱因,血管则可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后鼻孔处的鼻咽静脉从分布区。
(4)其他全身性疾病:妊娠、绝经前期、绝经期均可引起鼻出血,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严重肝病患者可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引起鼻出血。尿毒症也可引起鼻出血。鼻出血可以是风湿热的早期表现之一。
如何正确止血
鼻出血来自鼻孔入口附近靠内侧那个Little区,按压鼻翼两侧,可以对这个部位造成足够的压迫,持续按压5-10分钟大多都能止住。
1.孩子要坐起来或站立,头部略微前倾。不要躺着,头勿后仰,否则若出血量大可能将血误吸入气管。
2.鼓励孩子将血吐出而非咽下,血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呕吐或腹泻。这样也便于估计出血量,以及是否已经止血。
3.如果是单侧鼻孔出血,孩子还不太会用嘴呼吸,可以仅压迫一侧鼻翼。
4.按压十分钟以上仍出血不止,医院处理。
5.建议血止后数日内不要用力擤鼻或挖鼻子,以免再次出血。
如何预防鼻出血
1.可选择盐水喷鼻或中医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湿润。
2.空气干燥季节易出鼻血者,可考虑使用加湿器。
3.用棉签在鼻中隔两侧局部涂抹凡士林等吸水保湿性好的润肤品,一天一到两次,保湿时间长。
4.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粘膜血管瘤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可减少鼻出血机率。
戒除不良习惯
1.避免用力擤鼻,容易造成鼻粘膜损伤。用水或盐水湿润后擤鼻较不容易出血。
2.尽量避免挖鼻、使劲揉鼻。
3.打喷嚏时张嘴,可以减轻对鼻粘膜的冲击。
4.止血后数日内避免过度用力、负重、弯腰垂头造成鼻粘膜血管压力增高,容易引起再次出血。
注意药物和食物影响
1.少吃辛辣食物。
2.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某些抗凝血药如华法令可增加出鼻血机率,应避免滥用。
北京白斑病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