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延续着落中国经济应更具市场性

2016-4-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PPI延续着落中国经济应更具市场性

众所周知,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应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如果PPI在"0"周围小幅变动,说明经济比较安稳、通货膨胀压力也较小。相反,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就说明经济运行出现了一定问题,特别是出现延续上涨或着落现象,就说明可能存在通胀或通缩危险。  眼下的中国经济,就正面临通缩的风险。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着落2.9,环比着落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着落3.0,环比着落0.6。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着落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着落2.3。  这已是2012年3月以来,中国PPI连续15个月处于下行通道。加上此前5个月中,除2012年2月份增降幅度为0之外的4的次着落,已19个月处于下行通道。  虽然PPI着落,不代表经济下行。而且,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只有PPI出现着落,经济过热的矛盾才能得到化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才会减轻。但是,依照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PPI连续这么长时间处于着落通道,总不是什么好事。最少,说明经济的景气度是严重不够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PPI连续着落,是建立在这两年来,中国各项稳定经济增长措施相继出台、投资仍保持较高增速、金融数据十分完善、社会融资范围十分庞大、M2一直保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从PPI的表现来看,政策和资金的作用并没有能够十分有效地反应到经济运行上来,反应到企业的身上。也正是由于如此,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更加表示耽忧。  由于,如果没有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如果投资一直比较理性,如果金融和社会融资不是那么热,或许对PPI连续着落还没必要过于耽忧。现在的问题是,两者已出现完全相反的现象,就不能不引发高度关注与重视了。  事实也是如此,眼下,中小企业普遍运行困难,而集中了比较多的大中型企业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又由于产能严重过剩而困难巨大,几近都是以行业为单位进行亏损。那么,PPI又怎样可能出现反弹和回升呢?  所以,面对PPI连续运行在下行通道,且金融和社会融资、社会投资等仍然增速不减,中国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作出公道调解。不然,经济运行状况很难得到有效改进,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也很难得到发挥。在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已出现复苏的情况下,曾喊出过"率先复苏"口白癜风终究治好了号的中国,不能再让经济昏睡了,也没有任何理由和白癜风有甚么症状条件让经济继续昏睡了。  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日前在2013年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表示,中国政府已诊断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开出了"正确的处方"。他认为,中国需要重启改革,转变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转向依托消费和服务业的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明显,保尔森先生的想法与中国中央政府提出的调结构、转方式、促内需的目标是完全吻合的。但是,如何实现这样的转变,就不是一件简单的豆子。由于,在中国,由于利益和权利分配方面的缘由,很多决策,都难以得到有效实行,难以彻彻底底地落实到位。更多情况下,决策和政策到了地方,就变了味、走了调。"正确的药方",一样需要将药依照服下去,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与效果。否则,药是不可能产生疗效的。  而要让"正确的药方"发挥积极作用,不但需要战略上的定位,更需要战术上的配合,需要将战略与战术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战术转变推动战略转移。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重点应当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是转换投资思路。不要再把稳定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放在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房地产等非生产性投资上,而要更加突出生产性投资。而要突出生产性投资,就必须大力减少政府性投资,尽最大努力推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并将政府资源用于引导民间资本向生产领域转移。  二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脱困。中小企业不仅是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税收等的主要气力,而且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持。汇丰与官方在PMI数据上的打架,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中小企业运行情况的反应。而要让中小企业走出窘境的途径主要包括资金、税收和市场。其中,资金和税收是条件。如何改进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本钱高和税收负担重的状态,必须从舆论走向现实、从纸面走向实际。  3是切实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不但导致市场竞争过度,还严重消耗和浪费社会资源,影响社会资源公道配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控制和紧缩产能,解决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必须作为政治任务下达给地方政府和相干职能部门。在此基础上,动用市场手段淘汰各种落后产能。  固然,从长远目标动身,要让中国经济真正步入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轨道,最根本的办法和措施,还是要加大改革力度,以积极稳妥、耐心细致、冷静克制的态度,将改革向"深水沤"推动。  所以,PPI什么时候才能见底,什么时候才能从PPI身上看到经济复苏的明显迹象,值得视察与关注。同时,什么时候才能不让我们为PPI延续上涨或着落再过度耽忧,也需要有更多的智谋和策略,让中国经济的市场性更强、行政性和政府性更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zzjj/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