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再记难以抉择的家长,无法治疗的血管

2020-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某天门诊,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不足3月的孩子来诊,肩部血管瘤,鲜红肥厚掌心大小,周围有散在融合的新疹,一看就是迅速增殖期。可以预见随月龄增加会继续进展,越等待越难治。但目前情况下,调配好激光参数,经过数次治疗,也有较大把握做到痊愈无痕。

当建议尽早激光治疗的时候,家长将信将疑,反复问:孩子太小,不想让孩子受罪。能否不打激光?除了激光,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不是说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吗?

当给予解释激光是目前首选最好方法后,家长搬出百度出的血管瘤治疗方法,似乎在提醒医生:我并不是一无所知,所以我无法绝对信任你的建议。

我相信,医患对话激光这个词语的时候,医生脑海里是波长、光斑、脉宽能量等技术参数考虑和疗效副作用的预判,但患儿父母脑中是出血瘢痕和孩子哭闹疼痛的想象画面,夹杂着更多成本疗效、甚至反复试探质疑的乱麻想法。

患儿父母最终选择再观察不治疗而离开,当打开患儿历史就诊,发现已经一月来数次多科室的血管瘤的就诊记录。

对于这对更信赖自我认知而不能信任专业医生的患儿家长,就像一对在交警面前却自愿选择迷路的路人,只能在踌躇纠结一再错过最佳时机。

在血管性疾病尤其血管瘤治疗上,nm波长的脉冲染料激光是目前最安全高效的激光,毛细血管内的氧合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光能,热传导使得血液凝固和血管壁破坏,恰到好处地破坏和尽量不损伤周围组织,使得血管瘤停止增殖提早进入消退期。

治疗后即刻,也仅是瘤体内部立刻肿胀变暗,不会表面破溃糜烂出血,婴儿后续的喂养护理基本不受影响,激光后3周就可以看到瘤体明显吸收消退或者变平软。

婴儿血管瘤治疗建议越早越好,因为越浅小疗效越佳,1-2次彻底清除无痕,当面积越大过于肥厚或有进深的,虽然在合适的治疗参数和次数的增加下,也有很好的疗效,但就越可能出现副作用如色素改变、皮肤萎缩等。

激光不是万能的,一旦超出激光的穿透力,就可能需要联合或者换用其他注射、口服、手术等其他方法。

说到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一般有激光、手术、注射、口服、外涂药物、冷冻、放射性核素等等。各有不同适应症。冷冻、放射性核素因可控性太差,很容易造成瘢痕和色素减退而不再首选。事实上,门诊上偶有能看到患儿长大后遗留在皮肤上的淡白色的萎缩或硬化的瘢痕斑块,这种后遗症状也是目前血管瘤治疗原则上一直想要避免的。

大众怎么来理解医生的治疗建议呢?

任何医学治疗,都不是简单武断地顾此失彼,从来都是全面细致综合评估以求得患者的最大受益和疗效。

任何选择的基本原则也是像激光本身的初衷设定一样:保证绝对安全和尽量不伤害周围前提下,尽量精准去除疾病。

不同的症状特征预示着需要不同的干预治疗才更有效,而不同的治疗手段也需要与自然病程结合来综合把控,甚至边治疗边观察边调整方案,慢慢向最佳方向引导。

医学专业是一道横跨于医患之间的难以逾越的认知理解的鸿沟,思维分居两侧的医患无法真正达到平等对话。

如何利用好这种专业帮助?患者的信赖与否,往往最终决定了疾病治疗方案和疗效的何去何从。

既往文字,点击可阅读

科普

消失的血管瘤,那懵懂时抹去的红胎记,已留在照片不在记忆里

临床医生说:度娘医生是个什么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byjs/10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