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肝脏B超报告,别再一头雾水了
2022-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pf.39.net/bdfyy/bdfzj/180724/6413273.html
肝脏B超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就像一个肝脏“雷达”,能发现肝脏损伤和病变。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看到肝脏B超报告时会一头雾水。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对B超报告单的一些常见术语进行解释,这样大家在看到检查报告时才能心里有数,减少无谓的恐慌。
关于肝脏B超报告的常见术语
1.异常回声区
正常的肝脏,回声是较低的细小光点,分布均匀。如果肝上有占位性肿块,B超会提示异常回声。
异常回声又分几种情况:
如果回声不均匀,可能是脂肪肝、肝纤维化;
如果有强回声区,提示肝内可能有胆管结石、钙化灶、恶性肿瘤;
如果强回声同时血流丰富,则血管瘤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无回声,则可能提示肝囊肿;
2.边缘外形改变
正常的肝组织边缘光滑整齐,如果肝脏表现不光滑、边缘变钝,可能提示肝硬化;如果肝脏体积增大,则可能是慢性肝炎。
3.肝实质弥漫性改变
各种慢性肝病如慢乙肝、脂肪肝、肝纤维化等,都可能提示弥漫性肝损害,这种变化并不是病情严重的标志。
但若是弥漫性改变伴有结节样病变,说明肝脏纤维化比较严重。
查出三种肝病一般不需要治疗
医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B超的准确度,很多大大小小的肝病逐渐被检测出来,这其中,有些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及时止损;有一些只是良性病变,不需要治疗。
01
肝囊肿
肝囊肿是一种非遗传性肝内囊性病变,属于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
这种病多见于老年人,大多数肝囊肿体积很小,囊液为透明液体或胆汁。
先天性肝囊肿多由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生长非常慢,无明显症状,对日常生活无任何影响,所以不需要特别治疗。
只有当囊肿逐渐增大(5cm以上),压迫到肝脏和临近器官时,才需要手术干预。
02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也是近几年体检报告中的“常客”,它其实就是肝脏内部的血管畸形,是一种良性病变,跟肿瘤没什么关系。
临床上,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20%,多数肝血管瘤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的情况较少。
《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中指出:肝血管瘤在5cm以下,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
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最大直径≥5cm),生长趋势明显或产生明显临床症状时,会有出血风险,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治疗。
当然,保险起见,最医院做一次复查,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囊肿的变化。
03
肝脏钙化灶
肝内钙化灶也是良性的,简单来说它算是肝上的“疤痕”。
肝内钙化灶的形成原因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肝内炎症、寄生虫感染、肝脏良性肿瘤以及先天发育异常等。
一般来说,对于无自觉症状、肝脏大小功能正常的患者,不需要治疗,只需按时随访即可。
参考资料:
[1]得了肝脏血管瘤就一定要治疗吗?.医院感染病科.-03-31
[2]闫杰.肝脏B超查出这三种病不可怕[J].大众健康,:49.
[3]无.肝内钙化灶要不要紧[J].家庭医生,:33-33.
[4]无.肝囊肿和肾囊肿可以不治疗吗[J].家庭用药,:56.
精彩推荐
1
一群很瘦的年轻人,患上了脂肪肝
2
警惕吃出来的戊肝!每年万人感染
3
人民军医吴孟超:没有他,就没有肝胆外科的今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