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的常识

2021-3-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http://m.39.net/pf/a_4659307.html
血管瘤,是人们对脉管性疾病的习惯称呼,属于错构瘤性质,?而非真性肿瘤,具有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性。传统的分类方法,依据形态将血管瘤分为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新的血管瘤分类见下表,婴幼儿血管瘤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

根据血管肿瘤的性质,分为良性、局部侵袭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类

01

一、良性血管瘤

(一)婴幼儿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约为4-5%,早产儿发生率更高,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约半数的血管瘤发生在头、颈部,20%的出现在躯干,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婴儿血管瘤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血管瘤在生后可出现或不出现,最早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之后会有一个快速增殖期,通常发生在生后?3?个月内的增殖期,瘤体大小可达到最终面积的80%?。此期常称为早期增殖期(见下图),之后增殖变缓,?6-9?个月为晚期增殖期,最终在几年后逐渐消退。但部分婴幼儿血管瘤自行消退后仍然遗留瘢痕、溃疡甚至功能障碍,因而需要积极干预和治疗。1.婴幼儿血管瘤的病因在医学上尚无定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缺氧:当存在孕母高龄和婴儿出生低体重时,发生婴儿血管瘤几率增大;②遗传和基因突变;③胎盘成分转移:孕期绒毛膜取样或手术导致胎盘细胞脱落,栓塞在胎儿的毛细血管中,出生后婴儿体内的特殊微环境使其快速增长。2.婴幼儿血管瘤的分类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浅表性、深在性、混合性(即浅表性+深在性)和其他相对不常见的分类。①浅表性血管瘤稍隆起于皮面,皮温正常或稍高,局限于发病部位。多数表浅性血管瘤体积小、部位局限,直径为0.5mm-5mm不等。②深在性血管瘤深在性血管瘤在真皮、皮下组织增殖,在皮肤表面仅见局部隆起,为青紫色、蓝色或肤色肿块,皮温高于正常皮肤。③混合性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同时存在表浅斑块和深部肿块,范围较广,不局限在病变部位。(二)先天性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是婴儿血管瘤的特殊类型,在婴儿出生时就已发生且已完成生长,不会出现出生后迅速增殖的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快速消退型、不消退型、部分消退型。快速消退型顾名思义,会在婴儿出生后几天或几周出现瘤体快速消退的现象,而不像婴幼儿血管瘤在1岁后才出现瘤体消退。通常表现为紫红色圆形或卵圆形凸起。随后进入快速消退期,可以观察到瘤体整体萎缩,遗留多余的皮肤,颜色苍白。而不消退型虽然不会快速增长,但瘤体会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对等比例增大。先天性血管瘤病灶与婴幼儿血管瘤的前驱病灶在外观上并不相同。在出生时,婴幼儿血管瘤的前驱病灶多表现为皮肤白斑、红点或片状的毛细血管,而非先天性血管瘤那样显著增大的瘤体。结合出生后瘤体进展的变化,可以相互鉴别。02

二、交界性血管瘤

介于良性肿瘤(血管瘤)与真正的恶性肿瘤(血管肉瘤)之间,包括许多类型,仅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在儿童中常见。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局部呈浸润性生长,但不出现远处转移。部分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因为瘤体过大或增长速度较快,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的表现,称为卡梅现象(Kasabach-Merrittphenomenon),诱发严重的血管内凝血(DIC)而危及生命(如下图)。03

三、恶性血管肿瘤

包括血管肉瘤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儿童非常罕见。血管肉瘤多见于成人和老年人,与治疗性放疗的使用相关,常见于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为低度恶性血管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

书写

曾颖华医师

校对

林丹娜医师

审阅

杨丽华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kfhl/11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