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用多久,你就能活多久肝脏是人体调节
2017-6-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说,当人体动脉不断硬化阻塞,最后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就是人的寿终正寝之时。
像人的骨骼大约可用年,但中国人的心脑血管平均使用年限目前大约为75年,所以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5岁。要健康长寿,首要任务是让动脉血管能多用几年。
这些行为最让血管减寿!1、大油大肉,血管容易堵
人摄入过多营养,多余的脂质和养分等难以排出体外,聚集在血管里。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
2、吸烟伤血管,十年难恢复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谭宁博士表示,即使吸烟不多,10年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即使戒烟后,要过10年才能完全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
3、吃多盐和糖,血管壁变皱
正常的血管就像装了清水的玻璃杯,是很清亮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里面装满蜂蜜呢?再加点盐呢?这水是不是就又稠又黏了?
当人吃了过甜过咸的食物后,血管壁细胞变得皱皱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发展成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4、熬夜族,激素伤血管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血管表示“压力”很大。
5、不运动,垃圾囤积在血管
如果缺乏运动,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就会囤积在血液里,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不定时炸弹”。
6、口腔细菌也伤血管
口腔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损伤血管内皮。因此,大家千万别以为刷牙事小,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年洗牙,样样都不能少。
养护血管越早越好20岁后动脉血管平均每年以3%的比例堵塞,但血管堵塞70%以上才会有不适的感觉,所以,养护血管越早开始越好。
1、健血管:冷热水浴冷热水交替沐浴就像给血管做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
先用温热水洗,再用稍凉的水冲洗,特别是对着颈部两侧血管冲。注意冷水以人体感觉微凉为度,一般以25°C左右为宜。但水温不宜相差太大,而且要以温水结束淋浴。不能接受冷水的,也可以试着先用冷水擦身。
注意:这种方法对于体质较弱的人不适合。
2、通血管:喝好3杯水保持血管畅通,是长期的事情,多饮水就是最好、最实用的通血管方法,记得喝好这三杯水!
1睡前半小时睡前半小时喝半杯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半杯是多少呢?大概~ml,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以不影响睡眠为准。
2清晨起床后清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开水,小口慢慢喝,可以稀释血液,减轻血管负担。
3起夜除了早晚喝水,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较多,要在床边放杯水,半夜起来就喝上一口。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午夜两点左右,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最好别喝凉的,容易驱散睡意。
3、养血管:10种食物1、绿色蔬菜
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能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富含镁、钾能松弛血管壁,缓解血管压力。
推荐:菠菜、油菜、西兰花、青椒、尖椒。每天的绿色蔬菜最好占每日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
做法:把新鲜的蔬菜稍微焯一下,时间一定要短,加点橄榄油拌一下,清淡爽口。
2、鱼
有研究指出,爱斯基摩人很少患有心脑血管、高血压和癌症等疾病,就是因为他们吃深海鱼的饮食习惯。
尤其是深海鱼,如金枪鱼、三文鱼等,能够补充EPA和DHA,帮助血管年轻,也能让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甘油三酯指标安全有效地下降。
做法:每周至少吃两次鱼,最好是清蒸鱼,油脂含量少,而且能保证鱼肉中许多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被破坏。
3、燕麦
燕麦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是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的重要物质。另外,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丰富,而且还含有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做法:早餐可以用牛奶泡一碗燕麦粥,微波炉一转,方便好吃。
4、黑木耳
黑木耳可以降低血黏度,预防脑血栓、老年痴呆,也不容易得冠心病。北京心肺血管中心专门研究了黑木耳,实验证明用了5克到10克黑木耳就能降低血黏度和胆固醇。
做法:可以一天吃5克~10克,相当于1斤黑木耳吃50天至天,每天都吃一点,做汤做菜都可以。
5、大蒜
大蒜中含有血小板解聚剂,能使血流畅通。此外,大蒜还富含十几种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那些对动脉壁造成损害使之硬化狭窄的诸多因子,长期食用能明显降低血脂含量。
做法:生吃比熟吃效果好,每顿吃2~3瓣即可,但别空腹食用。
6、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胆固醇,此外,黑芝麻含有的卵磷脂也是分解、降低胆固醇的中坚力量。
做法:每次根据个人爱好不同可以吃15~30克,也可以在打豆浆时放入一些黑芝麻。
7、海带
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海带中钙的含量极为丰富,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
做法:海带可采取多种吃法,凉拌、炒菜、炖肉都可以。
8、豆制品
豆类食物,特别是黄豆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黏滞性。
做法:把黄豆泡上一夜,然后晾干放在塑料袋中冰冻起来,随时可做各种菜,如煮豆、豆浆等。
9、茄子
茄子能够限制人体从油食中吸取胆固醇,并能把肠内过多的胆固醇裹在一起带出体外。
做法:最好蒸着吃,加点蒜和麻酱。
10、坚果
坚果的脂肪含量为44%~70%,但大部分都是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提高血液中“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做法:毕竟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反而会伤血管,每天吃一小把就够了。也可以磨碎了掺在粥里吃。
大家不要指望这些食物能立马见效,但是坚持食用,的确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必须把严嘴巴,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水果,还要多运动。
谋杀肝脏的5大杀手,你再不看就晚了!肝脏是人体调节血液、新陈代谢的中心,但是现在很多人生活习惯很不健康,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些习惯有可能就会为肝脏带来严重的伤害。看看下面这5种不良生活习惯,堪称肝脏杀手,你是不是躺枪了......
一、睡眠不足
现代生活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在于,在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有关专家指出,经常熬夜的人应该尽量调整作息时间,最好每晚23点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至8小时。一般来说,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为8小时,在23点至1点钟进入深睡眠状态最为理想,而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能够让肝脏有效排毒,反之,就会气血不足,对肝伤害颇大。
二、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
肝脏是最主要的解毒器官和代谢器官,承担着合成、分解及储存物质的重任,参与着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有关科学研究也发现体内排毒可以通过排尿、排汗、排便进行,而早上起床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如果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容易导致毒素堆积,损伤肝脏。
三、暴饮暴食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最大的腺体。有专家指出,肝脏就像一个化工厂,除了能分解摄入体内的酒精外,至少还有种功能。它有一根重要的血管通往肠道,将肠道中不易吸收的代谢物质带回肝脏进行解毒。
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暴饮暴食也会导致过多脂肪沉积在肝脏上,使肝功能受损,其中脂肪肝就是最典型的病例。
四、不吃早餐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或者赖床而不吃早餐,但其实这样对肝脏伤害是很大的。人体在空腹时,胆汁容易淤积,极有可能引起结石症状。营养专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
另外早餐也要尽量少吃油腻甜食,饮食偏荤喜甜者,也会因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形成胆结石。一份健康的早餐可以延长饱腹感,避免我们的肝脏受损。
五、吸烟喝酒
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酒的代谢产物乙醇对肝脏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抽烟的危害在于烟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后,对多种内脏器官包括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是导致疾病、诱发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而过量饮酒则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提高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发生的机会。
六、养肝护肝必须谨记两大定律
1作息有律+起居有常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肝胆在晚上23点至凌晨1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所以,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平时工作也要避免过度劳累,要及时休息,以补充体能。
2情志养生
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长时间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造成肝脏气血失调。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情绪不舒畅时,可找朋友倾诉,切不可憋在心里,避免伤肝。
我们要留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及时改正,做到健康养肝护肝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