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左肺恶性肿瘤鸽蛋大在广东省人

2019-1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1岁的河源女孩桐桐(化名)因头部外伤就医,意外发现左肺肿物,骑跨上下肺叶,且有多条血管包绕,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日前,医院胸外科专家为其手术,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手术规划、小儿微创手术、儿童单肺通气等综合技术,完整切除肿物,避免了左全肺切除。

术后病理确诊为肺原发滑膜肉瘤,一种较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目前,术后一个月的桐桐恢复情况良好,将进一步接受化疗。

肿瘤横跨肺叶包绕血管

今年5月,家住河源和平县的桐桐医院就诊,期间行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左肺上叶肿物,医院作进一步诊疗。

家人带着桐桐来到医院,行胸部增强CT显示,肿物位于脊柱旁、左侧上下肺叶之间,大小约33×27毫米,且血运丰富,可见有数条血管包绕,考虑硬化性血管瘤,不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考虑患儿病情复杂,医院胸外科在科室主任乔贵宾主任主持下,联合麻醉科、PICU(儿科重症监护)进行多学科讨论,认为需尽快手术,但难度很大。

胸外科谢亮副主任医师表示,患儿肿瘤横跨上下两肺叶,靠近主动脉干、肺动脉干,深入上下肺各段动静脉间,按照以往肿瘤根治性切除原则,需进行全肺切除。但手术切除全肺创伤大,风险高,对患儿日后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也将造成严重影响。患儿家属亦明确拒绝行左全肺切除术。

胸外科组织了病例讨论,医生们决定为患儿实施胸腔镜手术,具体术式视术中探查情况而定,尽量减小对患儿的创伤。

胸腔镜手术保肺切瘤

为明确肿瘤与血管、组织之间的关系,医生们采用三维影像重建和3D打印技术,建立一个桐桐的肺部模型。在计算机屏幕上,肿瘤、肺叶、血管均用不同颜色标记,癌灶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清晰可见(如图),医生们据此制定了严密的手术计划。

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6月14日,医院胸外科团队在陈刚教授指导下为桐桐实施全麻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肿物切除术。手术采用支气管封堵技术实现单肺通气,无需人工气胸,以保证手术操作视野。

术中发现肿瘤质脆,没有明显包膜,暂未发生转移。送冷冻病理,结果为分化差的恶性肿瘤,呈小细胞样。按照术前规划,医生们将视野可见的肿瘤切除干净,保留了左肺。术中出血60ml,手术顺利。

三维重建清晰显示了肺部肿瘤和血管的关系

谢亮指出,小细胞肺癌通常对放疗敏感,术后可予放疗、靶向治疗。利用多种技术实现微创治疗,避免左全肺切除,让患儿得到更优的治疗方案,不影响生活质量。

经医护精心治疗和快速康复,桐桐术后3天能够下床活动,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据了解,免疫组化的最终病理结果确认为肺原发滑膜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目前,桐桐恢复情况良好,准备进一步接受化疗。

手术+放化疗提高生存率

谢亮介绍,儿童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转移早的特点。像妮妮,在就医之前胸部没有任何不适。如果不是头部外伤,可能还没能及时发现肺部肿瘤。等到小孩感觉疼痛,出现明显消瘦、精神萎靡,肿瘤已经很大,发生转移,治疗效果比较差。

谢亮提醒,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常规体检,如有不明原因发热、体表淋巴结肿大、胸腹部体表摸到包块,医院行检查。

医院胸外科陈刚主任表示,儿童期的恶性肿瘤往往恶性度更高,极少发生肺上皮性肿瘤(通常说的肺癌,绝大部分发生在成人)。必须通过早期发现,坚持以手术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诊疗原则,才能较好提高肺部肿瘤患儿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目前,对于儿童肺部肿瘤,早期手术治疗结合术前、术后放化疗,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生存率,总体治愈率可达70%,优于成人肺癌患者。

□南方农村报记者江玲通讯员靳婷

南方农村报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你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yfzz/9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