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物待查
2020-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前情回顾
患者女性,56岁,胸背痛半年,进行性加重。
影像学检查:
提问:
1、根据提供的CT图像上,关于病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BCDE)
A、不规则肿物
B、周围见长索条
C、增强检查呈不均匀强化,其内部分区域密度较低
D、病灶宽基底贴邻纵隔胸膜
E、部分层面病灶边缘成尖角状改变
2、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C)
A、周围型肺癌
B、肺类癌
C、炎性肉芽肿性病变
D、错构瘤
E、硬化性血管瘤
病理结果:
肺肉芽肿性炎,伴片状坏死,不除外结核。
分析:
肺肉芽肿性炎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肺感染性肉芽肿,感染性肉芽肿包括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如细菌(结核等)、真菌及寄生虫感染;非感染性肉芽肿,包括异物性肉芽肿(手术缝线、石棉等)和原因不明性肉芽肿(结节病等)。
CT多表现为不规则肿物,瘤-肺界面模糊,多无分叶及毛刺,少数可见粗长毛刺或棘状突起,与肺癌的短毛刺不同;病变某些层面可见一侧边缘平直呈刀切样改变,即“平直征”,可能是病灶边缘纤维化牵拉所致,也可能与病灶沿肺叶或段的边形成有关;病灶可成宽基底贴邻纵隔胸膜,还可成尖角状改变,可能是病灶周围胸膜粘连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增强检查后呈轻至中度强化,其内可见较低密度的区域;一般不累及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当形成较大单发肿块时较难与肺癌鉴别。
鉴别诊断:
周围性肺癌:肿瘤分叶征较常见,结节内的空泡征和支气管通气征多见于体积小的细胞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肿瘤内可见空洞和钙化,空洞多不规则,钙化多为网状、弥漫小点“胡椒末”状及不定形状;多数肿瘤边缘毛糙有毛刺;部分肿瘤与胸膜见可见胸膜牵拉征;增强检查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侵及胸膜及邻近骨质,可转移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
错构瘤:光滑或有浅分叶的周围型结节,可有钙化,典型者为“爆米花”状;薄层CT检出瘤内脂肪对诊断有帮助,CT值应为-至-40;增强检出无明显强化。
肺类癌: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滑锐利,无毛刺,可有浅分叶,瘤内钙化较常见,增强检查后呈中度或明显强化,且较为均匀。
硬化性血管瘤: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CT平扫密度均匀,可有囊变和钙化;增强检查早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后肿瘤密度变均匀;罕有肺门、纵隔淋巴结受累。
长按下方扫描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