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第期不同病理类型亚厘米
2020-8-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怎么做好预防白殿风复发的工作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engzhuang/16288.shtml
大家早安,假期过半,貌似我自己制定的任务计划还没有顺利完成,越来越发现,翻译和学习还是比较容易的,总结和提炼就太费力气了。昨天分享的内容是≥10mm纯GGN的病理与影像对照,今天将要分享的是研究比较少的<10mmGGN的性质,这篇研究来自于我非医院前辈张国桢、滑炎卿教授团队,是今年2月刚刚在线发表的。
不同病理类型亚厘米肺磨玻璃样结节病变(GGN)的CT特征摘要目的:探讨小肺结节的CT特征并改进对直径小于10mm的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个肺结节(小于10mm)的CT图像,包括毛刺、分叶、空泡和胸膜凹陷,并将这些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或CT随访图像进行比较。观察磨玻璃结节(GGNs)与血管之间的关系。GGN与血管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即I型(旁边经过),II型(穿过),III型(扭曲/扩张),IV型(复杂)。穿越GGN的血管分为三类,A类(动脉),B类(静脉)和C类(动脉和静脉)。结果:根据其病理诊断,将个GGN分为三组(良性组,浸润前组和腺癌组)。在三个不同的组之间观察到结节密度的显著差异(p0.05)。在良性组和浸润前组之间以及浸润前组和腺癌组之间观察到结节形状的显著差异(圆形/类圆形或非圆形)(p0.05)。良性组与浸润前组之间或浸润前组与腺癌组之间空泡的存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良性组与腺癌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病变的血管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类别和GGN组之间未观察到显著差异或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亚厘米结节,混杂密度GGN伴有空泡,边界清楚,结合III型或IV型GGN-血管关系可能强烈提示恶性。知识更新: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T诊断肺结节(直径≤3cm),但本研究的重点是直径<10mm的磨玻璃结节,尚未进行充分研究。对于亚厘米级结节,混合GGN带有空泡,边界清楚,尤其是表现为III型(扭曲/扩张)或IV型(复杂)的GGN血管关系可能强烈提示为恶性。结节与血管关系:I型(旁边经过):血管旁边经过GGN,而没有可检测到的病灶分支(图1-2)。II型(穿过):血管穿过病变,其路径或大小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图1-2)。III型(扭曲/扩张):位于病变内的血管是曲折的或僵硬的,血管的数量没有增加(图1-2)。IV型(复杂):与上述类型相比,GGN中的血管显示出更复杂的血管系统,例如不规则血管扩张和多支供血血管聚集(图1-2)。图1a-e:a.在图像中分析血管,显示血管与左下叶的5.5毫米结节无关(红色箭头;I型)。b.血管分析图中显示PV(肺静脉)的分支穿过病灶,其走形或直径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II型)。c.图像中的血管分析显示,增粗的PA(肺动脉)分支穿过小结节。d-e.CPR图像显示穿过小结节的PV分支的局灶性不规则扩张,并且PA分支无局灶性变化。图2a-d:VR图像,a.显示从旁边经过小GGN的PV的一个分支(红色箭头;I型)。b.VR图像显示PV的分支和PA的分支通过小结节而没有形态变化(II型,C类)。c.VR图片显示PA的分支穿过小结节(III型,A类)。d.VR图像显示结节与血管的关系为IV型C类。在浸润前组(AAH+AIS)和腺癌组(MIA+IA)之间观察到大小上的统计学显着差异(t=-5.,p=0.),表明腺癌组的GGN大于浸润前组的GGN。在不同组之间观察到结节密度的显著差异(p0.05),当结节显示混合密度时,它更可能是恶性的。当病变表现出贴壁生长为主的模式时,它们具有很少的浸润成分或没有浸润成分(它们不会浸润周围组织或出现肺泡塌陷)。在这些情况下,病变显示出圆形或类圆形的形态。随着病变显示出主要的浸润性生长模式,病变的形态变得越来越不规则。不规则形态是由肿瘤不同区域中的肿瘤细胞之间的分化和生长速度的差异以及由肿瘤内纤维化引起的收缩造成的。因此,对于亚厘米级GGN,可能难以获得用于诊断肺部实性结节的典型形态学特征,例如胸膜凹陷,毛刺和分叶。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边界清晰或空泡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对良性病变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与Wu等人的报道相符。Nambu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空泡是恶性病变的重要标志。结合野口(Noguchi)关于产生血管聚集迹象(VCS)的机制的假设,纤维化反应是产生III型和IV型GGN-血管关系的主要机制。据报道,中央纤维化和随后的组织收缩会在肿瘤周围产生纤维条索,随着肿瘤的浸润程度增加,纤维化区域变大。这种纤维化也会引起血管收缩。另外,恶性病变比正常组织表现出更强的生长和代谢,因此需要更多的血流。生长和新陈代谢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周围血管扩张。总之,尽管诊断出小于10mm的GGN非常困难,但结合III型和IV型GGN-血管CT图像的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混杂密度,空泡的存在和清晰的边界,可能有效提示了GGN的恶性可能。在临床实践中,如果亚厘米级GGN表现出这些形态特征,则可能需要缩短随访或进一步检查的时间间隔,但这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原文:GaoF,SunY,ZhangG,etal.CTcharacterizationofdifferentpathologicaltypesofsubcentimeterpulmonaryground-glassnodularlesions.BrJRadiol.Feb;92()译者述评:
对于<10mm的GGN给予定性诊断非常困难。GGN-血管CT图像的形态特征(血管增粗、增多、扭曲),结合混杂密度,空泡的存在和清晰的边界,可能有效提示了GGN的恶性可能。在浸润前组(AAH+AIS)和腺癌组(MIA+IA)之间观察到大小上的统计学显着差异,腺癌组的GGN大于浸润前组的GGN。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介入科靳勇编译)
译者简介:
靳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常委、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及青年文明标兵、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