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吉林市事业单位招聘护理学基础知识

2024/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盖白霖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chuzhishi/zhuyishixiang/m/14428.html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病理生理学中的重要考点。它是考察的重点,同时也是考察的难点,绝大多数同学容易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了解。无法判断出哪一些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妇产科疾病、创伤及手术会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又是怎样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中公卫生人才网的专家通过表格的形式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考题:

1.下列不属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的是:

A.败血症B.肾癌

C.子痫D.大面积烧伤

E.缺氧

1.E。

可以看出,这道题目的考点就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的知识点。

类型所占比例主要疾病

感染性疾病31%~43%革兰阴性或阳性菌感染、败血症等;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等

肿瘤性疾病24%~34%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等

妇产科疾病4%~12%流产、妊娠中毒症、子痫及先兆子痫、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宫内死胎、腹腔妊娠、剖宫产手术等

创伤及手术1%~5%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伤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前列腺、肝、脑、肺、胰腺等脏器大手术,器官移植术等

(二)发病机制

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ysbj/13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