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需养阴秋季养阴关键在于防燥

2017-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立秋已至,初侯凉风至,相信很多朋友已经感觉到凉风的造访。这个节气一过,就预示着,酷暑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来临。由热转凉的时间,该如何养生呢?

中医认为人应与天地相应,天人相应即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季节养生和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秋风送爽,酷暑渐消,立秋一过,气候将逐渐转凉。人们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人极易倦怠、乏力等身体不适,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立秋之后的养生之重。

立秋养阴首防”秋老虎”

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之后15天内、处暑之前仍处在二伏和三伏期内,此时天气仍闷热,暑气难消,故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此时出现的高温天气就是所谓的“秋老虎”。所以,立秋之初,仍然需要防暑降温。但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立秋的风比夏季风凉爽,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此时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身体虚弱者,还要经常喝点姜茶。

秋季养阴关键在于防燥

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进入秋季之后,雨水渐少,天气渐凉而气候干燥,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很多时令水果上市,这些水果都是我们防燥的好食物。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等。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
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ysbj/5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