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缺氧反复折磨数十年,只是因为肺血管上有

2023-9-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江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在王奶奶的记忆里,她的生活一直和旁人不同——

坐着、躺着不动的时候,她的身体一如常人,但只要一运动,哪怕只是多走几步,或是走路时手上拎了点东西,就开始胸闷气急、喘不过气。而一般人习以为常的跑跳等相对剧烈的运动,于她更是无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奶奶的病症只有加重没有好转,身体也开始出现其他的症状,譬如脸色逐渐发暗、口唇紫绀、指端变粗。她只能减少运动,尽量坐着或躺着。

医院就诊,CT检查提示肺动静脉瘘可能,对症治疗后有所好转,医院进一步治疗,但王奶奶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病症也因此没有得到彻底治疗。

一切的转机发生在年。

年7月,已经71岁的王奶奶因呼吸衰竭、肺部医院全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再次行CT检查确诊肺动静脉瘘,而这正是她几十年来胸闷气急的罪魁祸首。

肺动静脉瘘又称肺动静脉畸形,是指肺动脉血液不经过肺泡直接流入肺静脉,肺动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高含氧量的动脉血被低含氧量的静脉血“稀释”,从而导致全身供氧不足。

一般来说,肺动静脉瘘可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治疗,但对于王奶奶而言,却有着一个隐患:她的血小板远低于普通人。这意味着一旦手术,出血风险极高。尽管经过前期药物治疗,王奶奶的血小板有明显提升,终于达到手术标准,专家团队建议介入治疗,但出于风险考虑,加上症状有所缓解,王奶奶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出院回家。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奶奶和过去的几十年没有什么不同,平日里只能尽量坐着或躺着,依旧不能多活动。直到今年2月,她再次因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被送至嘉兴一院急诊科。这一次的症状更加严重,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氧饱和度仍低于正常水平,王奶奶被送入了ICU。

在ICU的监护治疗下,王奶奶的情况有所好转。经心胸外科、放射科会诊,考虑到王奶奶的血小板最低时仅有12x10^9/L(正常值:-×10^9/L),对外科手术的耐受差,在血小板回升至正常值后,专家团队再次建议其行介入治疗。

这一次,王奶奶同意了。

术中,放射科主任韩俊主任医师团队从股静脉穿刺入路植入导管,经右心房、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用金属弹簧圈封堵病变瘘口。随着瘘口的一点点封堵,王奶奶的氧饱和度逐渐由83%上升至93%,最终达到了%,成功祛除了困扰她几十年的病因。

目前,王奶奶恢复良好,终于可以正常起居、如常行走了。

韩俊介绍,肺动静脉瘘是一种先天性肺血管疾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如果瘘管较大,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紫绀(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或者杵状指(手指末端犹如小鼓槌)。因为静脉血没有通过肺毛细血管过滤、氧合,患者可能产生偏头痛等症状,也可能导致动脉系统的梗塞,最常见的是脑梗死。“由于肺动静脉瘘较为罕见,有的患者可能数年都没有得到确诊,长期忍受着缺氧的痛苦。”

对肺动静脉瘘的治疗一般采取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创伤小、康复快;对于不能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但手术由于需要切除病变的肺叶或肺段,创伤大,相对恢复时间长。因此,介入治疗成为了大部分肺动静脉瘘患者的首选。

嘉兴一院放射科作为嘉兴市医学重点支撑学科,除放射诊断外,积极开展介入治疗,拥有专业的介入治疗团队,医院首个放射介入门诊,并设有放射介入病房。未来,放射科也将不断提高介入诊疗能力,让禾城百姓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zzjj/13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