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
2021-3-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概述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
二病因
孤立性肺结节分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二大类。恶性疾病主要有:肺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肺鳞状细胞癌。良性疾病主要有:肺错构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肺曲霉菌球、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等。肺硬化性血管瘤虽属良性,但常有复发,故有恶性趋势。
三临床表现
由于孤立性肺部结节较小,对肺部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不大,一般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若为肺部感染或结核所致孤立性肺结节,也可能出现相应感染或结核症状。
四检查
1.无创检查
(1)病史及体格检查。
(2)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CT检查。
2.有创检查
纤支镜刷检与活检、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胸腔镜取活检病理诊断等。
五诊断
发现可疑结节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必定是CT、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手术或观察随访这五者之一或不同措施的组合。然而五种方法各有优劣;CT的敏感度高而特异性稍差,PET敏感度及特异性俱佳但价格昂贵,且两者均无法提供病理诊断;细针穿刺常可以确定病理性质,但属于侵入性检查且有时因取材等原因无法获得确诊。胸腔镜下行肿物活检是确诊肺内小结节的有效手段之一,相对创伤较小,又能明确诊断并切除病变。但倾向于良性结节需慎重选择手术;随访观察无疑避免了非必要的手术,但可能延误恶性肿瘤的诊断,付出更大代价。所以应根据患者的病变及实际情况制定最合理、最安全、最经济的诊疗措施。
六治疗
在理想状态下,通过临床和影像学评估能确定良恶倾向,对于恶性患者应积极手术干预,对良性患者则给予观察,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并发症和费用。
医院肺小结节专家诊疗中心,积极开展MDT诊疗模式,以胸外科,呼吸科,放射科为主导,病理科等为辅助,多学科多领域专家联合协同,给与肺内小结节的患者更加精细化,准确化、高效化诊断与治疗,在MDT模式中,影像学专家采用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定位技术,与临床专家一同分析研讨,打破专科局限,综合各科意见,并邀请家属病人参与其中,面对面交流沟通,不仅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也做到了患者对病情的充分了解。每周一胸外科专家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