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案解析朱仁康治全秃案下
2017-5-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经典医案解析:朱仁康治全秃案(下)
正文
单某,女,23岁。
初诊日期:年11月20日。
主诉:头发全部脱落1年余。
现病史:于年10月突然发现头发脱落三四片,无明显原因,此后心情着急,接着头发大片脱落,不到二个月头发全部脱光,眉毛亦然。称头发未脱之前,头皮有一片白发。
检查:头发、眉毛全部脱落,头皮发亮,可见散在之少数小白毳毛,在原长白发处可见一片5×7厘米大小的白斑。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
中医诊断:油风。
西医诊断:全秃。
辨证:气血不和,发失所养,风动发落。
治则:滋养肝血,活血消风。
丸方:生熟地(各)克,黑芝麻克,当归90克,茜草60克,紫草60克,姜黄60克,白鲜皮60克。
研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日服2~3丸。
二诊:(1月17日)服上方壹料后,头发已完全生长,发根已黑,头发顶端尚白,头皮白斑处亦见部分转黑。嘱仍服前丸药方加侧柏叶30克,壹料。
三诊:(3月3日)药后头发攻得密而粗,有光泽,头发顶端转黄,前丸方去白鲜皮加何首乌60克,黄芪60克研未蜜丸,壹料。
四诊:(6月24日)头发顶端尚未完全转黑。仍以前丸方加旱莲草30克、女贞子30克,蜜丸壹料继服。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解析
至此,突然让我想起了中医治疗血证的一则名方,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
属性: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
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上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解析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明白了这个名方就是号称“中医十大名方”、“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妇女之圣药”的四物汤。蔺氏在书中还说:“凡跌损,肠肚中污血,且服散血药,如四物汤之类。”
众所周知,四物汤是补血的经典方。方中地黄、当归滋补阴血,却加了个川芎,就是因为川芎气味雄厚,能辛温行气,活血散瘀。所以,蔺氏将此方用于血亏有瘀之证。同样也说明在补血药中加行气活血之品的重要性。
而到了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之四物汤,组成为: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较《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之药味没变,但却将当归和地黄酒制了。如此可见,补血当行血,此中玄机非深思不可得也。
既然前已言,对于本案患者之血证问题,已然解决,但血虚成风,故而祛风熄风不可不为。朱氏以白鲜皮入血熄风。如《本草述》:“白鲜根皮,始尝之,味微咸,后味辛,后即纯苦,苦中复有微辛,《本草》言其气寒。夫咸入血,苦寒之性,有辛而合之以入血,宜能清散血中之滞热矣。肝为风木,不独血虚能生风,即血滞者亦然,血滞也,不独寒能涩之,即热而气伤者亦能涩之。”同时,朱氏用白鲜皮或因《药性论》中言:“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当然若患者湿寒在下,就不宜使用。因为白鲜皮毕竟苦寒。据我临床经验,若有湿寒,可酌选防风、羌活、白芷;若阴虚有热,可选秦艽、白鲜皮。
服用一料后,基本上血虚有风之候得到明显的缓解。更以侧柏叶凉血祛风,《本草衍义补遗》:“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而前未用侧柏叶是由于侧柏叶性寒而燥,恐有虚虚之虞。如《本经逢原》所言:“柏叶,性寒而燥,大能伐胃,虽有止衄之功,而无阳生之力,故亡血虚家不宜擅服。”
后来,病情基本得以回转,白鲜皮毕竟苦寒,风邪已去,当弃之。更以首乌补血、黄芪补气,二至丸滋补肾阴。此时,患者诸证已平,无需过多顾虑,直可大刀阔斧更充实气血阴液,以防后患。
最后读罢此案,深为朱氏用药之处处有来处所折服,然有一疑惑,在此不揣浅陋,冒然提出,若有不妥,还望方家谅解。本患者以血虚阴亏为本,只当滋阴补血,此乃正法。先不论补益之滋腻有碍脾胃之运化,患者连服丸药半年有余,必然对脾胃有损,但朱氏在此医案中,却始终未见顾脾养胃之虑,着实令人费解。患者本身气虚血弱,生化无源,依愚见,当于益气补血之中,佐以健脾之品,如此则外有援军而内有源泉。依此,方可周全。
下期内容更精彩,敬请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