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虚劳阴阳气血的调理法

2018-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虚证指的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本症虽繁,较复杂,但总不离五脏,而五脏之伤不外乎阴、阳、气、血。归纳来,有阴虚,阳虚,阴阳皆虚;有气虚,血虚,气血双虚。虚劳之病,临床较为多见,只要使用辩证论治,整体治疗,善于掌握补益虚劳的穴位和补虚的方法及时机,确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根据五脏常见虚劳症候现归纳如下:

气虚:主指肺气,脾气虚。

血虚:主指心血,肝血虚。

阳虚:主指,心阳,脾阳,肾阳虚。

阴虚:肺阴,脾阴,心阴,肾阴虚。

以上四类病症临床多相互出现,例如:肺肾阴虚,心肝血虚,脾肾阳虚等在诊病时一定要细心判别。

一、气虚

1

肺气虚

主证:气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治则:补肺益气

取穴:太渊、肺俞、太溪(太渊,肺俞,合谷,中府都是肺经补气要穴,太渊主补肺气兼滋肺阴,合谷补肺气兼理肠气,中府补肺气更擅长宽胸理肺气,肺俞纯补肺气少兼理气。太溪补肾气兼滋肾阴,取太溪目的是因肺气根于肾。)

2

脾气虚

主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黄。

治则:健脾益气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合谷(足三里是健脾和胃最重要的穴位,擅长补益肠虚、胃、脾虚证,不宜大泄。阴陵泉,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jbzd/7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