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复发不可怕,碘粒子植入术给您带
2020-2-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对肝癌患者来说,虽然手术切除和消融治疗是目前能够达到根治的两种手术方法,但术后复发也是很常见的,术后3年的复发率约为40-50%,术后5年的复发率则高达60-70%。本文通过介绍碘粒子植入术在肝癌复发后治疗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有相同问题并在治疗路上举棋不定的患友带来帮助。
肝癌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1、一种是癌细胞残留。
这是由于肝癌(特别是瘤体较大的肝癌)容易出现癌周组织侵犯和血管癌栓形成。因此,即使将肝癌瘤体完整切除或消融,对已经进入小血管的癌细胞以及远离瘤体的微小癌灶,也难以发现和切除。这些癌细胞残留下来后可以继续生长,造成肝癌术后复发,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约占复发性肝癌的80%~90%,大多数发生在术后3-6个月。
2、另一种实质上是又一个新生的肿瘤。
其发生机理与首次原发性肝癌相同,肝癌患者大部分都患有乙型肝炎,如果术后没有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很容易再次破坏肝脏细胞,导致肝细胞恶变,导致肿瘤复发。这类复发约占复发性肝癌的10%~20%,通常在术后1年以上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外科手术切除或消融术后肝癌复发的患者多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①手术切缘复发和消融边缘复发,如果是局部结节性复发可以考虑化疗栓塞(TACE)或再次消融,但是相当多的患者因为复发面积大,不能再次消融,或因复发肿瘤血供不丰富行TACE治疗效果差;②出现门静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等血管侵犯、癌栓形成;③腹腔淋巴结转移或腹腔肿瘤种植;④肺、骨等肝外转移。对于上述几种肿瘤复发,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广州医院朱康顺教授在此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索出碘粒子植入方法,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SCI论文。
碘粒子植入术在肝癌复发后治疗中的应用
碘粒子植入术,是一种通过细针直接穿刺至肿瘤内,将碘粒子植入肿瘤内部,通过其放射性以“照射”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在CT引导下进行,一般半个小时-1个小时完成。对肝功能和肝脏、胆道的影响小,患者术后2-3天就可以出院。
碘粒子对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具有很好杀伤作用,通过将放射源准确的植入肿瘤内,并根据肿瘤体积、密度以及邻近重要器官的关联进行合理的分布,达到“定向爆破”的目的,从最大程度上对癌细胞进行杀灭而最小程度的损伤正常组织及功能,从而起到良好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和止痛作用。
碘粒子治疗是近距离放疗的一种,与外放疗相比有如下优点:①靶区局部照射剂量高,可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②定植于体内照射靶区,照射范围不受呼吸及体位影响,对肝脏及周围器官损伤小;③对靶区照射为持续性,可不间断地以治疗剂量对肿瘤进行照射,同时作用于各个增殖周期的肿瘤细胞,与外放射治疗比较,治疗效益比可提高12.6%;④高度适形,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⑤CT定位,可精确植入到肿瘤内;⑥半衰期59.6天,释放低能γ射线,穿透半径1.7cm,可依据肿瘤大小和与邻近器官距离植入粒子。
下面我们通过实际案例为大家讲解碘粒子植入术在肝癌复发后治疗中的应用:
病例1
外科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并出现门静脉癌栓,行TACE+粒子植入术治疗
该患者年发现肝癌,行肝癌切除术,一直规律随访。年3月发现肿瘤复发,AFP升高至ug/L,CT复查发现尾状叶肿瘤复发(A)并门静脉脉右支癌栓形成(B)。我们予以TACE控制肝内肿瘤(C)联合粒子植入术控制门静脉癌栓(D)的治疗方案。年9月复查,AFP降至正常,CT提示尾状叶病灶明显缩小、无活性(E),门脉右支癌栓完全消失(F)。该患者外科切除术后15年复发并门静脉癌栓形成,行TACE联合粒子治疗,复发病灶及门脉癌栓控制良好,患者复发后已生存超过2年。
病例2
外科切除术后切缘肿瘤复发,行TACE+粒子植入术治疗
患者为年6月发现肝癌并行外科切除术,年2月CT复查提示手术切缘及肝内肿瘤复发,可见3个小结节样复发病灶(A、B)。由于复发病灶为多发,且靠近肝边缘、近膈顶位置,不适合行消融术治疗或再次外科手术。我们采取TACE+粒子植入术治疗(C、D),一个月后复查提示3个复发病灶均基本消失、无肿瘤活性,现已随访21个月无肿瘤复发。
外科切除术后切缘肿瘤复发由于其位置特殊、病灶不规则,大多不适合行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病例3
消融术后邻近肝门部肿瘤复发,行TACE+粒子植入术治疗
该患者年发现肝癌,行射频消融术,术后规律随访。年1月复查发现AFP明显升高,为ug/L,CT提示肝内肿瘤复发(A)。病灶紧邻门静脉,不适合消融治疗,我们予以TACE(B)联合粒子植入术(C)治疗。术后一个月复查提示肝内复发病灶无活性(D),AFP已降至正常。现已随访近3年无复发。
像这种临近血管的病灶,往往不适合再次消融治疗,粒子植入术为患者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病例4
消融术后复发,行TACE+粒子植入术治疗
该患者年7月发现肝癌,行微波消融术,年12月发现肿瘤复发(A)。我们予以TACE(B)联合粒子植入术(C、D)治疗方案,年11月复查提示原复发病灶明显缩小、无活性(E)。现已随访3年无复发。
病例5
消融术后复发并门静脉癌栓形成,行TACE+粒子植入术治疗
该患者年发现肝癌,曾行2次TACE、1次射频消融治疗,期间12年无复发,肝内病灶控制良好。期间9个月未复查,年5月发现病灶复发,MRI提示肝左叶肿瘤复发、门脉左支癌栓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形成(A)、门脉右支癌栓(B)。我们予以TACE联合粒子植入术治疗,TACE(C、D)控制肝内复发肿瘤病灶,粒子植入术(E、F)将粒子植入至左、右支癌栓内控制门静脉癌栓。年12月复查CT提示门静脉左支闭塞、左肝及肿瘤萎缩(G),门静脉右支癌栓消失、门静脉恢复通畅(H)。现已随访2年半无复发。
该病例也提醒大家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
病例6
肝癌消融治疗后复发腹腔淋巴结转移,行粒子植入术
该患者为肝癌消融术后复发腹腔淋巴结多发转移(图A、B);我科予粒子植入术,直接将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图C、D);术后1个月复查,转移瘤病灶缩小至基本消失(图E、F);现已随访1年余,肿瘤完全消失,无复发。
该病灶多发且位于肝门区,周围有众多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不适合行消融治疗。粒子植入术对穿刺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年的治疗经验才能做到精准。
病例7
肝癌外科术后复发肾上腺转移瘤,行粒子植入术
该患者为肝癌术后复发肾上腺转移瘤(图A);行粒子植入术,直接将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图B);术后3个月复查,肿瘤明显缩小(图C);术后4年复查,肿瘤完全消失(图D),达到治愈的效果。
病例8
肝癌外科术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行粒子植入术
该患者为肝癌术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图A)并明显腹痛;行粒子植入术,直接将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图B、C);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完全消失(图D),腹痛症状完全缓解,达到治愈的效果。
这种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在肝癌术后患者较常见,常常引起患者腹痛、腰痛,粒子治疗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病例9
肝癌术后复发肺转移瘤,行粒子植入术
该患者为肝癌术后复发肺转移瘤(图A、B);行粒子植入术,直接将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图C);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完全消失(图D),达到治愈的效果。
病例10
肝癌术后复发椎体转移瘤,行椎体成形术+粒子植入术
患者肝癌切除术后一年,出现明显的胸背部疼痛,行胸部CT检查提示胸椎转移瘤,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和压缩性骨折(A、B)。行椎体成形术+粒子植入术,椎体成形术通过注入骨水泥来修复和加固破坏的骨质,粒子植入术通过直接将放射性粒子放置于椎体转移瘤内部来杀灭肿瘤细胞,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作用来联合治疗(C、D)。术后可见骨水泥、粒子分布良好(E、F)。患者术后2天胸背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骨转移是肝癌复发的常见类型,通常会导致骨质破坏伴明显的疼痛、功能障碍,让患者十分痛苦,骨水泥成形术+粒子植入术可以起到快速止痛、控制肿瘤的良好效果。
病例11
肝癌术后复发胸壁转移瘤,行粒子植入术
该患者为肝癌外科术后复发右侧胸壁转移瘤(A),伴明显的胸部疼痛,该部位肿瘤处理非常棘手,因病灶靠近胸壁难以行消融治疗,肿瘤无明确的供血也很难行动脉栓塞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倒是一个好办法。行胸壁转移瘤粒子植入术(B),半月后患者转移瘤病灶明显缩小(C),胸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胸壁、肋骨部位的转移瘤往往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药物止痛效果差、副作用大,粒子治疗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
结语
肝癌是一个比较难根治的疾病,而且比较容易复发。复发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治疗!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肝癌复发的原因、复发后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也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了吧!如有疑问,可来电或来院咨询!
朱康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介入医学实验室研究负责人。广州医科大学年“高层次”引进人才、年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年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医学重点人才,年广州市医师奖获得者。曾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在国际著名期刊JClinOncol、Radiology、Oncotarget、EurRadiol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4部。
学术任职:医院协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分会常委、是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常委。
临床专业特长:肝脏及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特别是肝癌、肝血管瘤、门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外周血管性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
基础研究领域专业特长:肝癌的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分子影像学导航的介入诊疗基础研究。
何明基,主任医师。年开始从事微创介入工作,是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常委兼秘书、广州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赴国内外知名介入治疗中心研修。曾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医院新技术奖励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撰写专业书籍3部,承担省市级科技项目多项。
专业特长:肝癌、妇科肿瘤、子宫肌瘤、不孕不育(输卵管再通术)、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练辉,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撰写专业书籍2部,承担省市级科技项目3项。
专业特长:肺癌、肝癌、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及血管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周二上午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