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系列报道3肝血管

2016-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有研究表明其为门静脉畸形。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下列症状:

1.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

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

6.其他

个别病人因血管瘤巨大伴有动静脉瘘形成,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心力衰竭。

需要治疗的适应指征有:1、血管瘤直径大于4-5cm,压迫胃、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腹痛、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2、瘤体巨大,直径大于10cm;3、血管瘤短期内生长迅速;4、瘤体突出于肝脏边缘,且从事剧烈运动的特殊职业或爱好者;5.患者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6、与其他肝占位病变性质难以鉴别,尤其是合并有肝炎病毒指标阳性或慢性肝病病史不能除外肝细胞癌者,也应积极治疗。

目前,肝血管瘤主要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方法。血管介入具有疗效好、创伤小、适应症广、几乎不出血、可重复性强、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花费少等特点。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安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jbzd/1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