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治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史:女,29岁,主因“反复发热、咳嗽一月,加重伴呼吸困难7天”入院,体温最高40.1℃,伴有寒战,一天前突发右下肢麻木、疼痛、无力。

相关病史:既往史无异常,婚育史(2年前剖宫产顺一男婴,现孕6月)

,无家族遗传史。

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右侧股总动脉以远不可触及,右侧膝下皮温低于对侧,足部显著,无静息痛。

检查:心脏超声:主动脉瓣赘生物并中度反流,左心增大;

下肢动脉超声:右侧顾总、股浅动脉近中段闭塞;

超声胎儿检查未见异常。

化验:血培养-草绿色链球菌;药敏-青霉素、万古霉素。

血气:PH7.42,PCO.4,PO,BE-7。

血象:WBC13.4,N89。

病情分析:1.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病多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患者有右下肺部感染,不除外为原发病灶,术后可能再发感染,甚至加重,呼吸功能衰竭,或人工瓣膜感染,危机生命;2.术前复查血沉仍高61,提示感染严重,术后感染风险较大,危及生命;3.患者目前怀孕6个月,术中全麻肌松后,胎儿压迫下腔静脉,下肢回流受阻,可能造成体循环流量不够,压力不足,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4.患者行心脏手术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因多器脏保护,为低温供血,导致外周动脉收缩,酸中毒,炎性介质入血,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5.患者有右下肢动脉栓塞,目前已有缺血症状,术中体外循环下压力不足,导致右下肢缺血加重,甚至坏死;6.体外循环后胎儿可能死于宫中,导致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大出血或严重血栓危及生命。

最终手术方案:放弃胎儿,主动脉瓣置换+开腹剖宫取胎+次全子宫切除术同台进行,右下肢动脉采取保守治疗。

围手术期异常:不可改善的低氧状态,术前血氧饱和度89%,术后最低75%。血气结果提示I型呼衰,但患者无呼吸窘迫及酸中毒症状。(图1术后胸片)转机:术后第三天,于右下肺问及血管杂音,怀疑患者先天性右肺高流量动静脉瘘,长期下来患者已耐受低氧,追问病史,发现高考时行胸片检查右下肺血管瘤,未进一步检查。为确定诊断查肺动脉CTA提示右肺下叶动静脉瘘(图2)。

介入治疗(心脏术后第18天)图片

考虑肺梗死问题,不能封堵近端主干,术后可能有动静脉瘘分支存在,需要二次介入封堵。

二次介入(距离上次介入手术25天)

右侧股动脉离断大隐静脉置换术(介入术后7天)

结语:患者共住院73天,历经四次重大手术,病情复杂,涉及到多学科,多病种,横跨心脏、血管、妇产,最终经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患者最终治愈出院。

小知识:

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PAVM)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为肺动脉分支未通过肺毛细血管床而直接与肺静脉交通,未经氧和的静脉血直接进入左心系统,又被称为肺动静脉瘘、肺血管瘤、肺动静脉血管瘤。

病因:PAVM大多数为先天性畸形;研究发现大多数(60%~90%)先天性PAVM伴发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女性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2倍。PAVM亦可以因后天性病变引起,如肝硬化、外伤、手术、二尖瓣狭窄、放线菌病、结核病、血吸虫病、转移性甲状腺癌等。

病理:PAVM好发于两肺的下叶,多为单侧病变,约1/3为多发性。瘘口多接近胸膜,在肺实质者少见,在病理上分为两型,即囊性和弥漫性。前者窦道部形成蜿蜒屈曲的团状血管瘤,瘤壁薄厚不均,又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

PAVM一般不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但如果长期存在较大量右向左分流可增加左心负荷,引起左心增大等相应改变;再有血红蛋白(Hb)的升高与缺氧程度有关,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建议Hb作为随访中的一项监测指标。

临床表现:PAVM很少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常常在40~60岁时出现相关症状,而且伴有HHT的患者病变多为快速进展型,症状更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更高。PAVM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变大小密切相关。部分患者(13%~55%)无明显症状,偶尔在X现检查时才被发现。当分流量大于20%时患者出现乏力、活动后气短、头晕等乏氧症状,分流量大及病史长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紫绀、杵状指,即PAVM“三联征”。

体征:常见的体征有紫绀、杵状指(趾)、病变部位杂音以及皮肤、粘膜的毛细血管扩张,偶可在相应病变部位触及震颤,其中紫绀、杵状指出现于右向左分流量较大时。约有46%的PAVM患者可在胸部听到连续性或收缩期血管性杂音,该杂音吸气时增强,呼气时减弱。再者由于PAVM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部下叶,患者可出现直立低氧血症。

影像学诊断:诊断PAVM的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较敏感的几种方法如下:

1.胸部X线摄影:胸部X线摄影简便、敏感、无创又经济,目前作为PAVM的一线筛选检查。囊型PAVM通常具有典型的X线平片征象。

2.CT:增强CT在PAVM的正确诊断及解剖结构显示方面优于肺动脉造影,螺旋CT横断位扫描并3-D成像诊断PAVM的准确性可达95%。优点:不需要插入导管,是无创检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后随访。缺点:需要患者较长时间屏气,否则影响检查效果;对较大的PAVM空间分辨率差,容易将血管瘤误诊为PAVM,造成假阳性诊断。

3.磁共振: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特别适合于有使用含碘造影剂禁忌证、不能做增强CT检查者。相位对比电影序列是核磁共振技术中诊断PAVM最准确的方法,可明确病变部位、形态、累及的范围。

4.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可明确PAVM的部位,形态、累及的范围及程度,特别是进行超选择动脉造影时敏感性可达%,目前仍是诊断PAVMS的金标准。

治疗:目前治疗PAVM的方法有外科手术、导管栓塞(TCE)、药物治疗。TCE简单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减少疾病相关并发症;能够更多的保存正常的肺血管组织及功能;可以治疗外科禁忌症或高危病历;对于外科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患者仍可再次介入治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kfhl/3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