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治疗超巨大肝血管瘤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刘某某,女,44岁,诊断:肝超巨大型血管瘤并瘤体内自发性出血(瘤体27.0x18.0cm,肝动脉左支及门静脉左支结扎术后)。
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撑胀,饮食后加重,因可耐受,未在意,年6月腹胀症状加重,伴乏力、纳差,无发热、黄疸、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医院行腹部彩超及CT增强检查发现:肝左叶巨大血管瘤18.0x9.0cm,后在该院行开腹肝血管瘤切除术,术中因瘤体大无法切除,逐改行肝动脉左支及门静脉左支结扎术,术后上述症状未缓解,因经济困难,未复查及治疗,年3月以来上腹撑胀症状加重,不能平卧、纳差、乏力,日常活动轻微受限,经朋友介绍,为求非手术治疗于年5月来我院就诊。门诊彩超示:肝左叶至右前叶超巨大型血管瘤并瘤体内自发性出血(27.0x18.0cm)。
患者精神差、慢性病容、贫血貌、上腹部膨隆、可见一约25cm的“丿”形手术瘢痕,剑突下触及约12.0x10.0cm包块,质软、轻微压痛(为瘤体的部分),肝界扩大,上至第五肋间,下至肋下3.0cm,剑突下10.0cm,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化验:BloodWBC:4.6x/L、RBC:3.36x/L、HGB73g/L、N:67%,ESR:5mm/h、AFP:3.5ng/ml。发病来患者精神压力大,饮食睡眠差,入院经完善相关检查及院内、院外会诊,多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由梁荷英副主任医师行超声介入经皮肝血管瘤腔内药物灌注治疗术,术中顺利,术后无不适,经一个疗程治疗,上述症状好转,瘤体缩小为15.5x11.3cm(瘤体体积缩小率77.4%)。1年后原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体重增加,复查CT瘤体缩小为5.8x4.0cm(瘤体体积缩小率98.9%),1年半后复查彩超瘤体缩小为3.6x2.5cm(瘤体体积累积缩小率约99.7%)。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一种常见先天性良性肿瘤,直径由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多发现于成年人,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5%—0.7%。小的肝血管瘤可无任何症状,直径5.0cm以上,视瘤体发生的部位,可出现肝区轻微的胀痛,右肩、背部酸困或顶胀样不适,全身乏力,随瘤体增长发展为大块、巨块型(10cm以上),挤压临近胃肠等脏器,可引起肝区疼痛、胀痛加重,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肝功受损,合并腹水、贫血,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病人长期心情烦躁、精神压力较大,自感肝脏内似有一个“定时炸弹”,也有个别瘤体发生自发性破裂危及生命的可能。希望肝血管瘤患者及时治疗,勿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想了解更多关于肝血管瘤诊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