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普丨肝脏良性病变之肝血管瘤
2017-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经常听说有朋友体检时做了B超,被查出肝脏上长有肝血管瘤,心里十分紧张。那么肝血管瘤到底是什么?如果肝脏上长了肝血管瘤要紧么?查出来以后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发病率约3%,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最常见。肝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中年人群,女性多见。其实,不同于令人危言耸听的肝癌,肝血管瘤实际上是肝脏内动静脉血管畸形而形成的血管团块,不是老百姓通常认为的死亡率很高的肝脏恶性肿瘤(即肝癌)。肝血管瘤可出现于肝脏的任何部位,单个病灶多见,也可有多个病灶,一般情况下预后都较好,尚无证据证明其有恶变的可能。肝血管瘤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行腹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只有当血管瘤体积太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或者血管瘤破裂时才会出现症状。
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是怎样的?
血管瘤形态多不规则。小于2cm的血管瘤90%呈高回声,超过2cm时呈混合回声型。10%左右呈低回声型。大多数肝血管瘤在B超检查中的大多表现为:2cm内的高回声肿瘤(肿瘤无晕环);超过2cm的混合回声型肿瘤(肿瘤有高回声环,后方回声增强,无晕环);低回声肿瘤(肿瘤有高回声环)。当然,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不可一概而论,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另外,为保险起见,确诊肝血管瘤还需进一步检查以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肝血管瘤如何确诊?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需与肝癌相鉴别,通过腹部B超、血AFP及腹部CT(平扫+增强)可行鉴别。肝脏恶性肿瘤即肝癌,一般会有血AFP水平的升高,而肝血管瘤AFP水平则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内;另外,在腹部CT(平扫+增强)显示下,肝癌会有特征性的改变,也可以与肝血管瘤区分。
肝脏上有血管瘤该怎么办呢?
如果被确认为肝血管瘤,不必紧张。肝血管瘤虽命名为“瘤”,但它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恶性肿瘤,其大小可维持不变或者缓慢增大。如果血管瘤体积小,直径不超过5cm、没有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时不需处理,只需密切随访B超留意血管瘤的大小变化;当血管瘤直径大于5cm、出现压迫症状或者瘤体破裂出血时,就需要考虑外科治疗。本疾病预后良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