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处理

2017-9-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肝血管瘤处理的关键因素是肿瘤直径和位置。国外学者将直径4cm者称为巨大肝血管瘤;国内大多学者倾向于将直径10cm的肝血管瘤称为巨大肝血管瘤,直径15cm的为特大肝血管瘤。由于体积小的肝血管瘤均无临床症状,并且几乎没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因此,对于肿瘤直径5cm的患者可予随访观察;当肿瘤直径为5~10cm时,视为相对治疗指征,但伴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时,以择期手术治疗为宜;体积大的肝血管瘤,特别是位于肝脏边缘或肝门部者,易破裂出血或压迫肝门部胆管和血管,并且常伴有Kasabanch.Merrit综合征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主张早期处理;当肿瘤直径10cm,无论有无症状,应择期手术治疗。

肿瘤性质有时单靠影像学检查无法确定。对于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尤其是体积小的肝血管瘤与肿瘤无法鉴别者、合并有慢性肝炎病史或肿瘤标志物阳性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应积极手术治疗。凡是从事剧烈运动者,如拳击运动员、足球运动员等有外伤性破裂风险的患者,可考虑及时手术治疗肝血管瘤。雌孕激素能够刺激肝血管瘤生长,所以对青年女性患者应积极手术切除。对于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病变者,以定期观察为主。

1.外科手术方式

①肝血管瘤包膜外剥除术;②解剖性肝切除术:是巨大肝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要切除部分正常肝组织。该术式创伤大、并发症多。

2.非手术治疗:

①肝动脉栓塞:能够暂时控制病情,但不是根治性治疗措施。肝动脉栓塞可引发肝内胆管坏死、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叶萎缩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

②RFA:是在超声引导、腹腔镜、开腹等条件下,利用高频电流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适用于位于肝脏表面、远离肝门、膈肌、胆囊和肠管等的小血管瘤,具有微创、简便等特点。由于RFA治疗有部位的限制,而且对体积较大的肝血管瘤治疗不彻底,易复发,所以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有心理负担的小肝血管瘤患者。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澶勬湁鍝簺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㈠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kfhl/7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