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微创治疗

2018-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肝血管瘤病

肝血管瘤是由筛状间隙组成,含有许多纤维组织和营养血管,属肝动、静脉系统,以静脉血为主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在肝内的局限性毛细血管扩张。属肝内良性肿瘤。自发性破裂后在病灶内形成血栓及钙化。包括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近年来,观察到的以多发为主。肝左右叶均可发生,以肝右叶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0~60岁,男女比例为1:1.6,与职业无关。

肝血管瘤生长速度较缓慢,每年增长约:瘤体直径在2~3cm的为0.3~0.5cm;4~6cm的增长0.5~1.0cm;7cm以上的增长1~1.5cm。瘤体越大,增长速度越快。

肝血管瘤瘤体小可无任何症状,5cm以上的肝血管瘤可出现上腹轻微胀疼,纳差、右侧背部酸困不适,肝区疼痛,右侧睡眠疼痛加重;较大瘤体可造成肝功能受损和贫血,也有自发性破裂的,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二、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肝血管瘤

在超声引导下将一根内径0.7mm的细针沿超声引导的方向经皮肤刺入病灶内,视病灶大小、内部回声,注入不同剂量药物,约一分钟治疗即可结束。此微创治疗方法相对安全,无痛苦,效果好,且费用不足外科手术的1/3,尤其适宜多发性或不宜手术的肝血管瘤患者。

其作用机理是将硬化剂直接注入瘤体纵横交错的血管内,破坏局部血管的上皮细胞,产生化学性无菌性炎症,造成血管内膜、浆膜破坏,导致互相粘连,与周围血管发生栓塞,促使管腔塌陷和闭塞,切断血液供应,致使血液无法再度充盈瘤体的血管腔,而后形成纤维化,达到瘤体挛缩、消失,缓解瘤体对肝组织压迫,使受挤压的肝组织得以恢复,改善肝脏功能。

适应证为肝内单发或多发性肝血管瘤。直径4-9cm为最佳治疗期,更适合多发性肝血管瘤,也适用于瘤体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者。

三、病例介绍

肝巨块血管瘤15.0x10.0cm,长期右肝区胀痛、右肩部隐痛

治疗后3个月后复查缩小为6.0x5.3cm

1年后复查瘤体完全消失

科大二附院超声科-(







































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qgpm.com/kfhl/7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