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信号,图解你的痣癌变了吗
2019-3-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几乎每个人身上都会长一些黑痣,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数目逐渐增加。
有人说痣是睡着的老虎,虽然不足2/10万的痣可转变成恶性黑色素瘤,但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极高,易通过淋巴道和血行转移,难免让人恐惧担忧。
那怎样才能知道黑痣癌变了呢?
A(asymmetry):形状不规则,表面隆起
B(borders):边缘呈锯齿状,边界不清
C(colorchange):颜色异常改变
D(diameter):直径>6cm
E(elevationorevolving):高度增加或病变增大、出现溃疡、瘙痒等变化
在此图中,E的注释为“elevation”,但许多皮肤科医生有不同定义,例如“evolving”,即任何进展和演变都需要警惕。
恶性黑色素瘤,你需要知道这些
1.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外胚叶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包括皮肤、黏膜,眼、脑膜等组织,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2.黑色素瘤90%以上原发于皮肤,常见部位包括足底、指(趾)间、甲下、下肢、头皮等。皮肤黑色素瘤早期临床表现为痣或色素斑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缘不规则、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疱、瘙痒、刺痛等,或新发皮肤肿物;晚期肿瘤破溃、出血,出现淋巴及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淋巴结、皮肤、肺、肝、脑、骨等。
3.非皮肤来源性黑色素瘤占所有黑色素瘤的4%~5%,原发部位包括眼睛睫状体、虹膜、脉络膜,鼻、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黏膜,脑膜等处。眼睛黑色素瘤多无明显症状,由常规眼睛检查发现,可表现为视野缺损、闪光感、视物漂浮感等非特异性症状;黏膜黑色素瘤多表现为原发部位肿物,继而出现肿瘤破溃出血、疼痛及远处转移症状。
4.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极高,尤其非皮肤来源的黑色素瘤易血行播散至肝脏、肺、脑、皮肤等部位,其转移危险性和预后与肿瘤厚度和侵犯深度密切相关。
5.据统计,美国恶性黑色素瘤在男性恶性疾病中增长最快,在女性则仅次于肺癌。年,美国黑色素瘤新增病例数估算为76,例,死亡例数约例。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虽然低,但一直持续增加,年发病率仅为0.2/10万,-年则约1/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人。
6.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高危因素包括明确的家族史,黑色素瘤病史,多发非典型痣或发育不良痣和先天基因突变。除外内因,阳光暴晒也可能对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皮肤容易被晒伤且皮肤白皙的个体患病风险更高(当然,黑色素瘤也发生于任何人种和未接受过大量阳光暴晒的人群)。
7.慢性摩擦被认为是良性痣恶变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避免对痣的刺激,长有痣的部位应尽量避免刺激和摩擦。
8.在美国,大约82%~85%的黑色素瘤患者就诊时为局限性疾病(AJCCⅠ或Ⅱ期),10%~13%为区域转移(AJCCⅢ期),2%~5%发生远处转移(AJCCⅣ期),中国还未有相关数据的报道。
9.黑色素瘤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原发肿瘤应行根治性切除,淋巴结受累者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孤立转移灶亦可手术切除,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及患者情况选择辅助治疗手段。
10.分期、厚度为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通常而言,预后好的患者为局限性病变且原发肿瘤厚度≤1.0mm,其中90%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肿瘤厚度>1mm的长期生存率为50%~90%不等。肿瘤厚度越厚,淋巴结受累的可能性越高。区域淋巴结受累,生存率几乎减半。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20%~70%不等,远处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总体不超过10%,但也有部分患者生物学特性独特而进展缓慢。
(编辑组成员:贾海英、赵淼、杨乐冰、车承华、王珍、孙丽丽
美编组成员:张俊、车承华)
本文内容选自“医学界肿瘤频道”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